秦瑯讓宦官向圣人轉達他的感激之情,然后便坐在庭院里煮茶賞魚了。
他這次來泰山,公主等妻妾并未隨行,一來是皇帝催的急,二來也是因為孩子們還小,公主不想孩子們受顛簸之苦。
來了行在,他卻也沒打算去拜訪別人。
雖然他知道朝廷百官隨駕行在,可秦瑯沒打算出去,他相信會有人來拜訪自己的。
不過秦瑯卻吩咐了管事,謝絕拜訪。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李世民雖然跟他吐露了心中的苦悶,甚至提到了想廢掉承乾,但皇帝的表現卻又說明他并沒有這個決心。
復相的詔令隨后果然送到,翰林院知制誥李百藥寫在白麻上的詔令,充分體現了這位前禮部尚書、太子左庶子的才情,這位如今的翰林院大學士在隋朝時就非常有才名了。
他父親是隋朝名相李德林,李百藥年輕時在隋朝曾經非常得意,不過后來李百藥父子被高穎搞了,李百藥是大才子,年輕時曾經連楊素的妾侍都敢偷,風流滿長安。不僅詩賦做的好,而且精通音律,真正的大家。
一篇拜相詔令,寫的花團錦簇。
秦瑯領旨謝恩后,卻看都沒再看一遍,就放到了一邊。
管家很認真的執行著秦瑯的閉門謝客令,不過有些客人,管家還是擋不住的。
天邊還有最后一絲光亮時,太子來了。
太子神色有些焦躁,甚至沒聽完管家為難的話,便直接闖了進來。
秦瑯看到他后并沒意外。
揮揮手,示意院里的閑雜人等都退后。
承乾見四下無人了,砰的一聲就跪在了秦瑯面前了。
“老師救我!”
“殿下這是何意,快快請起,臣當受不起。”秦瑯起身把承乾扶起。
承乾去拉著秦瑯的手不放,“老師,學生犯了一個大錯,如今性命危在旦夕,唯有老師能救我一命。”
秦瑯望著承乾,他雙眼赤紅布滿血絲,甚至還有著濃濃的黑眼圈,嘴唇干裂出血。
“殿下勿急,有事慢慢說。”
他很清楚承乾因何事而急,估計他跟武氏的事情窗事發了。而看他如此匆匆而來,估計是李世民跟秦瑯談完后,才有意為之。
為什么既然打算保承乾了,卻還又要捅破這事?
看著矛盾,但李世民是何等人,估計這樣做,也是有其深意的。
承乾終究還只是個年輕的太子,即將滿三十歲的皇太子承乾,這一刻也慌了神。尤其是李世民表現出來的那種憤怒,是承乾從沒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