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就這么定下來,然后五使分頭負責。
“大行皇帝遺詔中專門交待要給諸軍賞賜,我覺得這個事情得馬上落實。”
洛陽的軍隊不少,既有北衙禁軍,也有南衙府軍,發展到如今,早已非開國之初的簡單情況,而是十分復雜。
如北衙諸軍,如今就已經發展為北衙十軍,各軍分設大將軍、將軍,如南衙諸衛例,北衙禁軍皆為募選精銳,屬于常備之兵。
北衙的首要任務就是禁衛京師,侍衛天子。
他們除了駐防洛陽,也還駐防長安,甚至兩京間的潼關、武關,以及洛陽東面的武牢關,還有京畿要地蒲津、河陰等幾地,也都有禁軍駐防。
而南衙諸衛府,也早改了番上制度,統兵十二衛改成了每衛在京番上三千人,實際在京常駐三萬六千,分屬于十二衛下的二十個親勛翊府,由中郎將們指揮。主要在京郊駐防,與禁軍內外相應。
如今僅在洛陽的兩衙將士,就有五萬以上。
另還有兩衙的那些中高級將領們,可也都是長期呆在京城的。
李世民特意交待要賞賜諸軍,自然是為了保證軍隊在這個特殊時期能夠安穩。
禁軍待遇平時還是很不錯的,北衙十軍的禁軍,其實也還分出了上中下幾等,比如說百騎、千騎、飛騎三營,那自然是一等待遇,而被稱為天子門生的羽林郎,待遇更不差,做為最神秘的火器部隊,神機營的待遇也好。
相比之下,反倒是日常負責京師外城治安城防的金吾衛待遇反而一般。
一般來說,禁軍上等軍士的待遇是一月三貫左右,這屬于基本的月錢,此外還會有什么月糧、衣料等,總體待遇不錯。
南衙屬于府兵,駐京的部隊屬于番上,就是定期從各地軍府抽調府兵來當值,到京后歸屬各衛的中郎將統領,吃住都是由各衛負責,甚至也還會有番上補貼,但待遇相比起北衙可就差的遠了。
畢竟北衙屬于職業兵,南衙基本上都是地主自耕農,南衙兵一天能有個二十錢就算不錯了,這相當于能在長安洛陽買一斗米。
當然,不管南北衙的,逢年過節的也都會有節賞,甚至經常還會賜些豬肉什么的。
“軍賞自是應當,但什么標準?”
秦瑯這種時候也不想多浪費時間爭執這些,所以很直接的道,“如今庫府充盈,這種時候多給將士們些賞賜,也更顯大行皇帝的遺恩和新君的恩德,我覺得可以多給一些。不僅兩京的將士要賞,邊軍也要賞。”
“這樣會不會范圍太廣,耗費太多?”褚遂良問,他覺得安撫下洛陽的士兵就夠了。
可秦瑯還是那個意思,又不是拿不出錢來。
至于標準,可以分為幾等,比如說禁軍本來也待遇高,又是職業軍人,還要養家糊口,所以理應賞賜最厚,番上府兵也屬于脫產在營,可列第二等,邊疆鎮戍士兵本就辛苦,列第三等。
然后其它沒當值的兵,地方團練等這些,象征性的賞賜一些。
“四邊羈縻府州都督刺史等首領蠻夷,也當賞賜一些,象征性的給點就行。”
“京師禁軍待遇本來也分成了好幾等,那這次是否也要繼分?”
秦瑯快刀斬亂麻,“可以在幾大等外,禁軍里再按慣例細分幾小等,不過差距不要大,至于說標準,我先提下意見,禁軍賜秋衣一襲,可折布,另再賞賜其一個月月錢和月糧。”
這個標準不算低,一個上等禁軍一月月錢三千,中等的兩千五,下等的兩千。另有月糧,上等的三石,中等的兩石五,下等的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