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貞觀以來用了二十年時間建立起來的這個全新的醫療體系,這些年雖然也經常會有疫病發生,但很少有大蔓延的情況,一般都會很快被控制在州內,甚至是控制在一縣一鄉內。
這次十三個州出現疫情,但也并不是連片的十三州,而是十三個不相連的州中發生了疫情,這說明疫情雖然傳染很快,但還沒有失去控制。
如今只要迅速的封鎖隔離,然后調集醫護人員和藥材趕赴疫情,還是能夠控制的住的。
不過秦瑯有些擔憂的是,新皇繼位之初,這個時候爆發這種大范圍的疫情,在輿論上往往會有些意外的麻煩。
難免會有人趁機拿此做文章。
大疫往往是跟大災相連的,今年十三州疫情,也與此有關,不少發疫的地方多出現了水災。
水災帶來了蒸骨病疫。
好在貞觀以來,朝廷對于水旱蝗災的防范做的不錯,河道疏浚,圩堤加固,年年都在做,也都做的不錯。
比如說過去經常發災的黃河、淮河,如今就很少有那種大水災,而過去十年九澇的荊江(長江湖北段)也在朝廷花費了十年之力后,把荊江段重新疏通了,不僅解決了水患問題,甚至還把荊州兩岸過去的沼淤區,變成了萬頃良田,成了魚米之鄉,把荊江地區變成了一個大糧倉。
不過時代限制,遇到一些幾十年一遇的汛情,有些地方依然還是不可避免的會被淹。
這些也是沒辦法完全避免的。
比如這次卿州大疫,最重要的起因,就是瀘、越、徐、交、渝等州發了大水,其中瀘、渝都是長江上游,處于卿州以北,距離并不算遠。
卿州處于朝廷開辟的黔中重要交通線邊上,在東寧都督府南,這里屬于山區地帶,多是蠻夷聚居,在改土歸流后,雖然也成功改為經制正州縣,但較偏僻,發展落后。
不管是縣醫學院還是縣醫院,醫生少,藥材少,甚至醫術等也相對落后許多,在瀘、渝等發生大水災時,黔中地區其實也普遍的經歷了暴雨、山洪、內澇等情況。
只不過其它諸州防控及時,可薄弱的卿州爆發了蒸骨疫病,并且沒能第一時間發現和上報處置,耽誤了最佳防疫時間,以致疫病迅速在州中傳播開來。
朝廷對于疫情的處置方案,還是當年秦瑯負責防痘疫時制訂的十六字方針,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如今局勢失控,報到朝廷。
秦瑯也只能是迅速封鎖隔離,派出醫護、調拔藥材等過去。
想到這,秦瑯睡不著,又起來撥亮油燈,提筆寫了一些內容。主要是命令有司加強隔離,建立隔離營,同時對于已經疫死的百姓,要強制性的焚毀其尸體,然后由官府出錢提供棺材等盡早下葬。
另一面,對于防疫的醫藥,全部免費,官府拔錢,不讓百姓掏錢。
另一方面,對于受疫的地區,減免稅賦。
對于不幸遭遇疫情的家庭,要給予一些錢糧救助,孤寡老人孩童無人撫育贍養的,要由官府先幫助。
既不能讓疫情擴散,更要安置好疫區百姓,要讓社會安穩,不能防住了疫情,卻又生民亂。
夏季多地發生了水災,現在的疫情多是因此而起,但還得防范水患后秋季起蝗災。
秦瑯把想到的這些問題,都拿筆記錄下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寫下來,明天拿到政事堂上商議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