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胤拉著秦瑯的手,“再多都不為過的,老師于我之恩我永世難忘,而我與太平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妹啊。”
手挽著手,皇帝與秦瑯無比親切的樣子。
“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請辭兼職,實在是讓朕很為難啊。如今朕剛繼位,朝中還需要老師這個首輔多照看呢。”
“陛下,先前兼職也只是臨時權宜,如今總要恢復正軌的。”
“好吧,老師的性子朕也知道,朕若不答應,老師估計也不會罷休的,天天上折辭職,也確實不太好,今日來,就親口告訴老師,朕準了。”
“臣謝過陛下!”
“別急!”
承乾又摸出來一道詔令,“朕讓翰林院大學士李百藥草擬的,便不勞通事舍人傳詔,朕一并帶過來了。”
“太師接旨!”
秦瑯疑惑著接過。
打開,李百藥的文才確實好,駢四驪六的文章,引經據典,洋洋灑灑一大篇章。好在秦瑯如今也算腹有詩書,對這種詔書倒也能理解。
不過看完后,依然是十分震驚。
“臣不敢接旨!”
“太師兩朝定策元勛,這功績無人可疑,完全當的起這封賞了!”
秦瑯呼吸都有幾分急促了。
倒不是說李胤封賞太高讓他太激動,而是這封賞太過,讓他有了幾分不好的感覺,他懷疑李胤這是想向他下手了。
魏郡王!
封王。
“朕當初尚在東宮之時,就曾向太師許諾過,他日為九五至尊,必以王爵封賞!這是老師應得的,也是朕該履行的承諾,朕不是食言之人,老師也足當此封!”
異姓王。
真的封異姓王了。
“陛下,貞觀定制,異姓不得封王,此乃祖制。”
李胤卻不以為意。
“我大唐又不是沒有異姓王,開國之初封賞過的異姓王就有八位,這還沒算是突厥等胡人封王者在內。”
秦瑯對這段歷史當然也是非常清楚的,李唐開國之初給爵位官職是相當豪爽的,雖說其實都是些沒食邑的虛封散職,但畢竟名頭夠響嘛。
如吳王杜伏威、燕王羅藝、涼王李軌,彭城王劉季真,北平季王高開道、定襄郡王胡大恩、義安王李孝常等。
其中杜伏威和李軌都封的是親王,其它的都是郡王,包括羅藝。
但是有一點比較重要,就是李淵封的這些異姓王,雖然好多都是隋末軍閥,如江淮之王杜伏威,如控制幽州一帶的羅藝,以及占據河西的李軌等。
但也有一些原本只是些小勢力,如胡大恩原是竇建德手下大將,后在河東獻地投唐,雖然地盤不大,但畢竟是河北竇部中位置較高者,有千金市骨之意。
而李孝常原只是隋華陰縣令,但他帶著華陰倉這么座大糧倉降唐,再加上他父親當年是隋朝時的高官,跟李淵也是早聯宗結親過的,因此也以宗室對待賜封王爵。
除了李孝常外,其它幾位封王,在封王的時候,李淵還來了一個賜國姓李,所以最后得封王爵的八王,全都成了國姓爺,因此可以說并不算是異姓王。
就跟李世民的貞觀朝,也封了好多異姓王,他封的都是突厥鐵勒等胡酋,如阿史那社爾、阿史那摸末、阿史那思摩、執思失力、契苾何力等人,其中除了郁射設摸末改名秦國忠,認了秦瓊為義父外,其余人全都是得了賜國姓,然后都尚了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