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也只能點頭,皇帝那迫不急待的態度,這事情確實沒有半點的轉圜余地了。
呂宋郡王都封出來了。
不管朝臣如何反對,可皇帝輕飄飄一道呂宋非經制乃羈縻外封,就把大臣們的嘴堵上了。
不過如此一來,也徹底的絕了秦瑯再回朝堂的路了。
貞觀朝,秦瑯進出政事堂就跟回家一樣,進進出出細算起來,得有不下十次,可謂是前無古人后來來者了。
但如今終于到頭了。
不少人甚至都還覺得有些不適應。
不管怎么說,李胤也算兌現了他曾經對秦瑯的那個封王諾言,我若為天子,必封卿為王。
兌現了。
秦瑯暫時還掛著平章軍國重事的頭銜,但那也只是因為他還領著山陵禮儀使的差事,待圣祖葬禮結束,秦瑯繳了差事,這平章軍事重事的頭銜也就自然要辭去,雖然頂著這個頭銜,但不能入都省平章政事,決策事務,本質上就已經是個假宰相了。
長孫無忌神色復雜的坐上了四輪馬車,返回家中。
第二天一早,皇帝的御案前就擺上了兩道奏章,皆是新任首輔長孫無忌呈上的。
第一道是堅決辭去檢校尚書令之職,其次是長孫無忌領銜,一眾宰相同署名的一份人事調整建議。
從六部尚書到三法司長官,從中書門下侍郎,到中書舍人和給事中,看著這一個個得要的職位的人員舉薦名單。
新皇帝李胤臉上陰晴不定,甚至咬起了牙床。
可良久之后。
李胤卻提起筆,蘸起朱砂墨在奏折上畫可。
然后召來翰林大學士康國公李百藥,讓他按長孫無忌的這份名單,原樣不動的草擬一份其中涉及三品以上官職的內制。
“完全照準?”李百藥驚訝。
“嗯,元舅首輔的舉薦,又得了政事堂諸相公們的附和,朕自當從諫如流。”
“完全照準。”
“其余三品以下的官員職事名單,朕也同意,讓政事堂交給中書舍人草擬外制,正式授職吧!”
李百藥暗暗心驚。
三品以上官職的任免,那都是直接掌握在天子手中的。
如今新首輔長孫無忌的這道薦舉奏折,雖然說也只是履行宰相們的薦舉之權,但這名單列的太詳細了些,而且各個職位并沒有第二個可供參考選擇的人選,這明顯有些不太合適。
但天子表現出絲毫不惱,反而照單完全同意。
歷經數朝,已經活了八十四歲的大學士李百藥,也馬上領會到這里面的深意了。
這是神仙打架了!
天子這般痛快態度,反而讓李百藥覺得風暴在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