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中書內省,政事堂中。
從玻璃明瓦透下的陽光,讓堂內分外光明。
太傅、平章軍國重事、知中書、門下省事長孫無忌斜著腦袋,透過那明亮的玻璃瓦望向那方天空。
藍天,白云。
看到這明凈的玻璃瓦,不由的讓他又想到了秦瑯。秦瑯發明的這玻璃確實了得,早以前也有些粟特胡從西域販來一些玻璃,但并不通徹,卻還敢獅子大開口賣出天價。
而如今,哪還有粟特胡商會從遙遠的泰西販來這些次品,秦瑯玻璃坊中最次的產品都比那個好,現在那些粟特胡全都轉而從中原販玻璃器皿到泰西去了。
秦家的玻璃坊這些年真是流金淌銀啊,僅是一個玻璃銀鏡,如今一年就不知道要賺多少個百萬,現如今就連普通的百姓之家,也已經能用上一塊巴掌大的小玻璃鏡了。
朝廷已經正式下旨,全面禁止無品無勛的普通百姓使用銅器,連銅鏡也在禁止之列,朝廷從秦家采購了大量的小玻璃鏡跟百姓置換銅鏡。
而兩京的勛戚貴族名門士族,則比的是大,哪怕一面等身銀鏡價值上千貫都一樣有人買,畢竟這種奢侈品有時已經不是看需求,更多的是要匹配身份。
甚至京中權勢人家,哪家沒有個玻璃陽光房?
到了冬天的時候,坐在里面又明亮又暖和,辦個茶會,曬著太陽喝著茶,不知道多有身份的事,甚至勛貴們大部份已經把正房的窗戶都換成了玻璃窗,然后再在窗后裝上整面墻的窗簾。
一面紗簾,輕薄透亮,一面錦簾,摭光隱約。
這都是身份的象征啊。
過去窗戶貼紙,那就是有錢人家的奢華,而如今玻璃窗才是潮流。
長孫無忌摘下鼻梁上的老花眼鏡,終究是年紀大了,老眼昏花,蠅頭小楷早就已經模糊難認,幸好秦家推出這種眼鏡。
貴是貴了點,金絲老花眼鏡,但輕盈方便,直接掛鼻梁上,卻讓長孫無忌感覺年輕了二十歲一般,再小的字如今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一副三百貫錢,這還是友情價,長孫無忌試過后,直接就訂了十副,每副的鏡框都不一樣,做工那都是極為講究,甚至是獨家訂制的。
對長孫無忌來說,他并不缺錢,十副三千貫也不過是買兩匹好馬的錢。況且,玻璃雖然是秦家獨掌制造機密,但秦瑯向來不是那種吃獨食的人,他只控制著生產的技術,但銷售這塊,向來是跟以前的白糖等一樣是大家分享的。
長孫家就是重要的玻璃經銷商,同時這老花、近視、太陽墨鏡、望遠鏡等幾種眼鏡,長孫家也獲得了重要的經銷商資格,憑著兩家的關系,加上長孫家自身的人脈影響力和商業渠道,這是雙贏的合作,也為長孫家每年帶來巨大的收益。
“長孫公?”
長孫無忌扭頭,見黃門侍郎韓瑗在喚他。
“嗯,說到哪了?”
今日的政事堂堂議,算是個擴大會議,不僅政事堂諸公都來了,而且非宰相的尚書左右丞、黃門侍郎、中書侍郎以及諸位尚書、轉運使等大臣都來了。
“新羅又派了使者來洛,奏稱圣祖皇帝曾經與新羅德曼女王有過約定,將來由金春秋繼位,并還曾約定,滅百濟后,將百濟之地賜給新羅,而新羅全力助大唐平滅高句麗,將來以馬嶺、臨津江為為界,以北歸唐,以南歸新羅·····”
長孫無忌冷哼了兩聲。
“這些韓人還真是狂妄無邊,他們究竟是哪來的自信?難道百濟、高句麗還不足以為戒?”
這時他都忍不住嘆惜,不能怪皇帝李胤要干新羅,實在是新羅表現太不堪了,哪怕他們表現的稍微恭順一點,長孫無忌等也要堅持的反對皇帝要收拾新羅的念頭啊。
可現在新羅人這么跳,讓長孫無忌想反對都找不出理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