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朝鮮這么幾千里地,與中原相連的地帶太過狹小,有十分嚴重的戰略隱患,就猶如西域與河西走廊一樣,吐谷渾占據青海,那么大唐開拓西域就不安全,所以貞觀中大唐幾次向吐谷渾開戰,最終滅掉吐谷渾,才有了后來西域的繁盛和安全。
所以李胤認為,奚和契丹必須拿下,否則如鯁在喉,十分難受。
李胤向奚契下了改土歸流的詔令。
奚契兩國曾經是突厥小弟,后來歸附中原,這些年以羈縻都督府的形式存在著,因為緊鄰中原,這些年沒打仗,中原興盛,奚契兩國也享受到了不少紅利,日子過的挺紅火。
對大唐也就還算比較恭順。
可一旦大唐要改土歸流,這可就觸及命根子了,自然不許。
于是乎,燕山邊塞再起烽煙,乒乒乓乓的就打了起來。
李績做為軍方一把手,在這件事情上,其實態度也是支持改土歸流的,理由當然也是奚契兩部繼續羈縻存在,嚴重威脅到遼東和朝鮮的安全,畢竟朝廷用了這么多年時間才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盤呢。
有李績這位樞密使一直主張要改土歸流,李胤自然底氣更足,所以當奚契反叛起兵后,李胤倒也沒慌,派李績從遼東、朝鮮調兵回來,繼續干就是了。
只是李胤可能也沒料到,這奚契如今居然實力挺強,反正都打了兩三年了,居然還打的有來有回的,雖說一直是唐軍越過燕山進攻,但畢竟對方還能撐到現在也是事實。
這個時候,李胤突然詔削去無忌官爵封邑,就顯得比較突然了,畢竟外面還在打仗呢。
不過其實李胤對長孫無忌等元老派的清算早就開始了,從長孫無忌掀起兩大謀反案清洗了吳王恪房遺愛薛萬徹等人后,李胤就動手了。
先是把長孫無忌一黨的柳奭以泄露禁中語為由貶為逐州刺史,然后再貶榮州刺史,將他徹底踢的遠遠的。
接著再次收拾褚遂良,褚遂良在先前被貶過一次,在同州當了三年刺史,然后長孫無忌又把他弄回朝中先任吏部尚書,后來又再次入政事堂為相。
可在朝中又呆了十年后,這次先貶潭州都督,再貶桂州都督。
而長孫無忌一黨另一重要成員,韓瑗也被貶為振州刺史。
到了此時,長孫一黨幾乎盡被剪除。
加上高季輔張行成杜正倫等人早已去世,所以元老派中也就剩下了許敬宗、李績、于志寧幾人,
于志寧和李績在皇帝與長孫無忌的斗爭中,卻一直都是置身事外的態度,使的皇帝一個個的清除了長孫無忌等人。
至于許敬宗,終究還是轉投皇帝,長孫無忌最后正是被許敬宗獻計除掉。
許敬宗獻計,污長孫無忌謀反,正如當年長孫無忌污房遺愛、吳王李恪他們謀反一樣,權力在手,要搞一樁謀反案很容易。
這件事情本來就是皇帝跟許敬宗一手策劃的,所以許敬宗親自審理此案,長孫無忌下獄,連皇帝的面都沒見到,就被皇帝迅速定下謀反罪,削奪一切官職爵位,貶黔州。
“許敬宗還真是夠狠啊,跟長孫無忌這也是多年的同僚之誼啊,說翻臉就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