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說秦瑯對老情人防一手,而是呂宋和林邑畢竟是兩個國家,哪怕林邑將來是他兒子秦仁繼位執掌,也不會改變這個事實。
呂宋優先,這是必然的。
當然,好處其實也還是不少的。就以秦家在呂宋的奴隸甘蔗種植園為例,一個一千名昆侖奴的甘蔗種植園兼砂糖廠,一年能產十六萬斤的砂糖,購買的這些奴隸,正常一年半就能回本。
正是這巨大的利潤,所以雖然秦家不斷出臺政策,限制呂宋的甘蔗種植園,但甘蔗園的數量依然不斷增加,那些受封的騎士們,都想盡辦法從外面購買奴隸,也使的呂宋的奴隸貿易一直居高不下。
如今呂宋不過一百多萬漢民,卻有四百多萬奴隸,除了征服呂宋諸島的土著外,還有大量從外面購入的,呂宋成了這幾年大唐最大的奴隸買主。
也是因此,使的呂宋對土著們態度強硬,土著稍敢抗拒,那可能就會被圍剿征討,從派駐的官員,到地方上的駐軍,甚至是分封各地的騎士們,都樂衷于找土著的麻煩,因為這樣既能搶土著的地盤,還能把他們賣做奴隸賺錢。
范琳女王依偎在秦瑯的懷中,感受著情郎雖然已經五十出頭,卻依然還那么結實的胸膛,她陶醉的聆聽著那胸膛中有力跳動的心臟。
他還是那么的強壯,就如同當年在札麓湖畔喂紅嘴鷗時那樣。
倒是自己,已經老了。
不可避免的臉上有了皺紋,皮膚也開始松馳,想及此,又有些遺憾。
秦瑯輕撫著她的背,腦子里卻還在想著這些經濟之事,秦瑯向來重視經濟,因為他覺得不管是在后世,還是在這個時代,錢其實都是基礎。
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錢寸步難行,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對一個百姓而言都是如此。
呂宋如今也差不多是一個國家,用錢的地方太多,尤其是一個幾乎白地而起的國家來說,筑城、修路、建港、移民、養兵哪個不需要錢?
國小民寡,面對的又還是超級巨無霸的大唐,秦瑯的壓力更大。
與南洋諸國會盟,光靠老丈人或是親家這種關系,其實是不太靠譜的,國與國之間,更需要利益相關才行。
讓南洋成為一個經濟共同體,通過貿易相連,利益一致,這才會共進退。
想著想著,突然聽到懷里輕輕的呼聲。
女王居然在他懷里睡著了。
低頭看著女王,發現她的青絲中居然已經染上了幾絲白霜。
一人治理著林邑國,還撫養了四個孩子,終生未嫁,確實也是非常不易,秦瑯知道自己虧欠于她。
不忍心驚擾她,秦瑯便這樣一直抱著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