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要不反了算了!咱們舉起清君側的旗號,打進洛陽城,擁秦王賢為天子,清除妖氛,革新朝政!”
年輕的錢孝武進諫。
秦瑯卻只是呵呵一笑。
孝武這番大逆不倒的話,秦瑯卻也沒訓斥,錢家屬于秦家忠心的家臣,錢德興與兄弟庶兄弟還有一眾子侄,對秦家更是忠心耿耿,當初開拓武安,后來征服呂宋,無數錢家子弟都是沖鋒在前,甚至戰死重傷了好幾個。
秦錢兩家后來還聯姻,兩家利益更是捆綁緊密。
如今如錢存武這樣的年輕人,尤其是這些秦家家臣的二代三代青壯,好多眼里都只有秦家只有呂宋,早沒有了天子。
這種趨勢傾向,其實秦瑯是知曉的,也知道是秦家的那些老家臣們有意引導的結果,他沒有刻意去阻攔。
不過說起兵清君側,秦瑯卻沒有半點打算。
起兵,就是造反。
其實到如今,秦瑯也明白呂宋不少家臣們的心思,想著大家征服經營呂宋,朝廷沒費一兵一卒沒支持過一點錢糧,甚至沒有派過官吏來幫忙管理,卻年年要收走呂宋三分之一的稅賦,另外秦家還年年向皇帝進貢。
這幾十年來,朝廷從武安從呂宋,吸了多少血?
大家早有不滿。
尤其是呂宋本來就是在海外,時間久了,大家都有擁秦瑯自立為王的念頭,這個王不是朝廷封的王,而是跟林邑王、日本王那樣獨立的國王,可以維持宗藩關系,但不用再向朝廷納稅,國政軍事經濟等也全由自己說了算。
畢竟呂宋是大家一手打下來并經營的,憑什么要給朝廷這般吸血?
不過秦瑯在教育自己兒孫時,卻一直強調著呂宋乃大唐疆土,在納稅上貢這方面,也從沒有拖欠或隱瞞偷漏的行為,這里面深層次的原因,其實就是秦瑯一直以來的初衷。
為華夏開疆拓土,傳播漢文明,走的更遠,而不是總想著內斗。
他想要的是一定的自治權,但并不想完全脫離中原朝廷。
這種想法,其實秦家內部也很不理解。
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呂宋雖然發展挺快,但脫離不開中原大陸,一旦呂宋真要走向完全自治的道路,甚至與中原對抗,那么其實是沒好處的,不說中原討伐,就是被封鎖,也可能一朝回到解放前,以后也很難再迅速發展。
秦瑯可不想在海島上關起門來當個土皇帝。
所以不管從哪方面來講,秦家都不能造反叛亂,還得想辦法維持目前這種關系。
皇帝屢屢對秦家出手,秦瑯沒有說起兵反叛,更沒有說到沿海搞事情,也沒有停止進貢、繳稅。
他的選擇是召開南洋十國會盟,建立聯軍攻打驃越,在這個時候,秦瑯依然還是組建盟軍協助朝廷的南征,而不是扯后腿搞破壞。
該做的事情不含糊,但該展示的實力也不含糊。
“你去與聯軍各家的將軍們說一聲,這次打彌臣繳獲的戰利品,先拿出兩成來,一成上貢給天子,一成準備給朝廷的南征軍,剩下的八成,我們十家再平分。”
“憑什么?”孝武不滿。
“年輕人,眼光要放長遠,不要鼠目寸光,要有格局。”
“可朝廷都已經來摘桃子了,我們被占了便宜,還反而要再給他們分好處?”
秦瑯笑笑。
抬頭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