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想著長久占領這里,就算事先秦瑯沒說土地歸大唐,他們估計也不會要。
甚至對于秦瑯準備長期占領和經營柚港,他們還覺得有些意外。
不過見秦瑯真的已經開始經營柚港,各國代表又有些動搖起來,甚至也想在沿海弄塊地建個要塞或是港口什么的。
最后秦瑯親自召集各國代表開會。
跟他們談了半天,最后達成了一個協議,就是秦瑯在柚港給其它九國,各劃一塊地給他們建一個坊區,以便于他們各國以后在柚港停泊補給或經營,同時也將柚港設為自由港,以便于諸國商貨。
搶一把就走,跟長久經營一座貿易港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秦瑯不得不從這次隨同遠征的呂宋封臣、官吏中抽調出一些精明能干者,委任職事。
照例,由秦瑯的一位兒子遙領柚港的主官,因為朝廷已在這邊設立了彌臣都督府,柚港以及周邊地區被朝廷設為定海州。
賜封秦瑯一子為世封定海州刺史。
現在秦瑯便委任了定海州的長史、司馬、六曹參軍事,并打算在這里設定海軍鎮,下轄一支州鎮兵,并組建一支土人團練兵。
要修復城墻,加強防御,擴建港口、碼頭,甚至要建水師營柵,城外也要建起堡壘、驛道,也要著手建立屯莊等。
反正不容易。
“殿下。”
“自頒分招安令后,如今每日趕來的土人越來越多,這樣下去,我們從寺院、貴族豪強等手中沒收來的土地,豈不全分給那些土人了?”
孝武一身汗水進來稟報。
秦瑯覺得他能力不錯,年輕肯干,所以已經授封他為定海州兵曹參軍事一職,定下他留守一事。
崽賣爺田心不疼,秦瑯在柚港現在正在轟轟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對原來上層的貴族、官員、豪強、僧呂等,秦瑯可是毫不客氣,反正這些人也不會支持自己。
所以這次就一次解決,聯軍先徹底的洗劫一遍,搶光然后抓盡,接著秦瑯再收田。
收回來的田,部份劃為官田,用做官衙的公廨田、州縣學、社學等的學田,以及駐軍的軍屯田,以及官吏們的職田。
當然還有一部份是秦家的王莊以及世封刺史的永業田,駐防將士們的勛田。
除了這些,秦瑯還拿出一部份來授給留下來的官吏將士們,給他們做領地采邑。
剩下的,秦瑯就拿出來分給來歸附的土人。
按丁分地,每個壯丁授十畝,一個家庭二十畝打底,最高授三十畝地。
宣誓入籍、改漢姓名、授分田地,以后遵守定海州的律法,交租納稅服役。對于仍信仰佛教、婆羅門等宗教的土人,要加征一筆額外的十一稅,但如果放棄舊信仰,接受漢化者,就可免于上繳這筆十一稅。
信仰自由。
但對于傳教、建寺、剃度等,嚴格按照呂宋那邊的規矩來辦。
雖說秦瑯定的規矩挺多。
可是柚港派出去的土人歸附者,向各地方上的土人百姓宣傳了柚港秦家的招安令,告訴他們來這里入籍投秦,能分田授地,稅賦還不高后,來的人很多。
過去彌臣國上層剝削下層百姓可是非常狠的,秦家定的這些規矩、稅賦,對他們來說太優厚了,更何況,還能分田授地?
百姓紛紛涌來,迫不急待的就要宣誓入籍,想要馬上分到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