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三十多年前,圣祖與秦瑯他們發動玄武門之變,帶著八百秦王府勇士入宮,卻也沒這么順利的。
秦俊先前封齊國公,那是靠著父祖功勛門蔭,但如今封武安郡王,這卻全憑著他自己的本事,畢竟蘇家不久前也發動了次玄武門之變,敗的可是無比之慘。
蘇家雖是文人,但丘行恭可是開國大將,更何況還有名王李孝恭的兒子,以及錢九隴、樊興等大將的兒子們,可最后不一樣敗的凄慘無比。
不怕貨比貨啊。
秦俊有些意外,怎么又改了詔敕?
不是檢校侍中、兼檢校北門屯營兵馬嗎,怎么還給加封武安郡王了?
秦俊立即出班,殿上堅辭。
但太子李賢卻態度堅決,說昨日情況十分危急,大唐江山社稷都有傾覆之險,秦俊不僅平定了逆賊,還救了皇帝,更別說又有擁立太子之功等等,這些論起來,當然足夠一個郡王之封了。
至于說異姓不得封王這個,李賢也拿出武德、貞觀兩朝封的諸王來說事,這些封王里有些固然是得了皇家賜室列入屬籍,但也有沒賜姓改姓的不也一樣封王了。
更休閑,秦瑯也是早封王了的。
所以別跟他說什么異姓不得封王,大唐異姓王封的可不少。
所以他不僅要封秦俊為武安郡王,甚至還要多封幾個異姓王。
程處默被封為樞密使,加階正二品輔國大將軍,晉封為東阿郡王,并特許其長子程伯堅承襲其宿國公之爵位。
牛建武授為判樞密院事,加階正二品輔國大將軍,晉為瑯琊郡王,并特許其長子牛昌嗣襲其彭國公爵位。
······
昨日參與勤王靖亂的一眾將領中,尉遲寶琳、寶琪兄弟倆也都論功行賞,寶琳已經襲了尉遲恭的鄂國公爵,所以是加二品武階,又授其一子為縣公。而寶琪加封為國公,加三品武階。
秦理秦珪兄弟倆個,皆晉封為國公,授正三品武階,老七老八老九三兄弟,則皆授為郡公,授從三品武階。
屈突詮、周伯諭也算是沾光,各由郡公晉升為國公,升從三品。
連高護和劉思恭這兩反正的宦官,也分獲得從四品的內侍省少監和殿中省少監之職。
太子大封功臣,封了三個郡王,十三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伯子男等一堆,更別說加官晉階了。
反正就是韋蕭鄭王這四大家族這次是傷筋動骨,雖然沒有被連根拔起,但經此一事后,以后朝堂中樞,已經沒有他們的位置了,甚至沒個二三十年,估計他們都改變不了。
開元以后,長孫家、高家、褚家、柳家等倒下后,這蘇家、韋家、蕭家、鄭家、王家又倒了一批。
不過有人倒下,便有人站起來。
大家對此倒也很清楚,中樞的權力斗爭向來如此殘酷,從當年圣祖宮變奪位后著手清洗首相裴寂開始,這種事情就從來沒有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