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進奏,無事退朝!”
朔望朝會,本就不是商議日常事務的場所,所以一般情況下,都只有重大兵馬要事的時候,五品以上的省部要官,才能當面奏事,否則一般的事務,都只能按常規進呈奏狀,至于說五品以下的官員,這種場合,其實就是來湊個數,連皇帝的面都看不到,站在那遠遠的廣場上,甚至連皇帝的聲音都聽不到。
他們根本沒資格奏事。
而宰輔們一般也不會在這種場合奏事,有事都是直接請求仗下奏對,或是召開內朝議事,重大事務有時直接請開廷議。
越是大事,真正商議決策的人越要少,否則人越多,越難有結果。
吏部侍郎劉祥道出列進陳,請立秦妃為皇后。
中書舍人辛茂將出列彈劾御史大夫崔義玄瀆職。
工部尚書閻立本彈劾黃門侍郎盧承慶與蕭沈勾結。
殿上當值的侍御史負責朝會紀律,并負責掌握朝會時間、節奏。
舊例,朔望大朝上只允許三名官員當面奏事,并且不允許官員廷上爭議,就算是奏事,也有時間上的限制,避免朝會時間過長。
侍御史張大安見還有很多官員想站出來,而且看那架式,也都是想彈劾跟韋蕭等關系好,甚至是彈劾天子先前寵信的一些士族出身的官員,如盧承慶崔義玄等。
他連忙站了出來,宣布今天的朝會當面奏事的名額已滿,而且還立即對辛茂將和閻立本兩人彈劾的行為,表示有違朝會制度,對二人予以一次警告。
張大安只是從六品下的侍御史,級別不高,但這個官職比較特殊,平時日朝是常參官。而且張大安也是軍功新貴之后,他父親張公謹本就是圣祖玄武門功臣,只是死的有些早,所以仕途上遠不如秦瑯程處默等人。
太子李賢見狀,也就順勢宣布今日朝會結束。
因為朝會時間開的較久,已經接近午食,因此太子便按慣例給三品以上官賜廊食。
東西兩府的宰執,以及翰林院和轉運司那兩位被稱為內相、計相的,也一起得到了額外的高規格午餐,他們在大殿偏廂用餐,餐食非常豐盛,分餐而食,每人足足十二個菜,按標準,這餐羊就直接用一只的。
太子特意留下來跟這些宰執相公們一起用餐,今天這頭一次臨朝亮相,李賢挺緊張,但結果還不錯,朝會很順利,沒有發生什么意外。
最重要的是,百官對這位昨天宮變后被擁立的太子殿下,表現的都還挺擁護,這讓李賢大松了口氣。
到此刻,他才真正感覺自己已經成了大唐太子殿下,真正的把握住了大唐的最高權力。
控制住了中樞,得到百官認可,這監國的位置算是穩了,地方上有程咬金、蘇定方、牛進達、劉蘭成、秦國忠等這些老將們在,應當不用擔心有人造反。
這也是昨天與秦俊、許敬宗等人商議后,打算暫時不召這些大將們入朝的原因,地方上現在更需要這些老將們鎮守。
所以昨天李賢一面招崔敦禮、來濟、裴行儉、上官儀等大臣回朝復相,一面又給程咬金、牛進達、蘇定方、吳黑闥、劉蘭成、梁建方等這些大將們加官晉爵,授予他們便宜行事的臨時大權,讓他們鎮守好地方。
用餐時,大家都沒有跟太子談什么軍國大事,太子剛坐上監國之位,眼下還得給太子一個適應了解的過程,不急著讓他早早開始處理這些庶政。
反正就算皇帝癱著,也沒關系,朝廷有一整套的體系,根本不用擔心會亂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