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國家每隔十年就要搞一次人口統計一樣,掌握了精準的戶籍人口、田畝等數字,才能精準的做出政策調整。
甚至根據朝廷的稅賦財政收入,才能做好財政開支預算。
當然,統計總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通過這些數字,來監督中央和地方,也同樣要監督新設立的稅務總署、市舶總署等。
所有的數字得對的上。
稅務總署專門負責征稅,但朝廷不能完全只聽信于他們,該征多少稅賦,征收了多少稅賦,得統計總署拿數字來驗證。
同樣的,市舶總署每年征收了多少市舶關稅,通過抽解和買拿了多少貨,倒手賺了多少錢,這個也得有詳細精準的數字。
轉運司常平倉和買了多少糧食、商品,又平價出了多少糧、貨,都得有數字驗證的。
掌握的這些數字,既監督各部門的虛實,同時也為朝廷政策方針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那調查總署呢?”
“陛下,調查總署屬于司法機構,與統計總署分工合作。”
皇帝一下子明白了,假如統計署統計的數字,跟其它部門報上來的數字對不上,那就就交由調查署去調查核實,深挖細查。
一個負責統計,一個負責調查。
這調查總署甚至有幾分鎮撫司的感覺,但更加側重于配合統計總署的數據調查,比如稅務、市舶、鹽鐵、度支等計相領導下的經濟部門的內部調查監管。
“太師真是考慮的長遠周到,說到這稅務,朕也正好有件事要跟太師說。”
“是關于呂宋的事情。”
皇帝拿起一道詔敕遞給秦瑯。
秦瑯掃過,發現這是道已擬好還未發出的詔敕,內容是皇帝對呂宋的稅務,由先前的按呂宋稅收的三分之一上繳國庫,改為撲買,定額一百萬貫錢。
撲買也就包稅制,這種制度起于南朝梁齊之時,不過在大唐也有實行。
一般是對于一些分散鄉間的小集市的稅務征收,采用這種方式,由政府決定課稅,然后招募商人出錢承包。
大體是稅收在千貫以下的小集市,一般是鄉野草市,或是邊區的蠻夷土人聚集的山區等地,直接實行包稅制,稱為買撲。
官府測算出該集市年應納稅大約總數,然后讓大商人出錢承包,大商人再向商販征收,收入盈虧由包稅人自己負責。
這樣做,其實是比較節約成本的一種征稅方式,畢竟在那種鄉野集市,或是在邊區的蠻夷山區里,要征稅很不方便,一年也征收不了多少稅,直接征收還得耗費很多人力,所以直接就包稅,交給地方上的豪強或是山區的蠻夷頭領等。
朝廷不用再專門設置征稅機構,不用派專門的征稅人員,節省費用,又保證稅收。當然,那些包稅的豪強們也不傻,他們拿到這征稅之權后,可不會嚴格按照朝廷的稅率來征收的,必然免不了會多加攤派,甚至提高稅率等,畢竟他肯定也是要賺錢的。
甚至有時不可避免還會官商勾結,明明是個大市,卻搞成包稅,于是只上繳少量的包稅,其余大頭稅收全入了自己和貪官口袋。
朝廷也不是不明白這些,但如果真的自己去征稅,成本太高,甚至那些豪強、商販還會抗稅,但地方豪強包稅,有利可圖,他們在地方上的影響力控制力很高,他們來征稅反而沒問題。
另一個原因,也是這種包稅制,也就是在那些鄉野小集市,或是偏僻山區里搞,真正城市等地,是不可能搞包稅的。
但現在皇帝居然要給呂宋包稅,且一年只要一百萬貫。
多嗎?
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