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
朔望朝會。
洛陽宮,宣政殿。
在京九品以上職事官皆入宮朝會,天子李曌待太師秦瑯領銜山呼萬歲之后,自御座站起,皇帝背負雙手走下丹墀玉階,來到了班首秦瑯面前。
伸手牽起秦瑯,來到玉階之上,面向眾臣。
朗聲宣旨。
“朕聞古之哲王,成功立極,莫不旁求賢佐,用康帝道。由是軒登風力,所以堪亂保邦。漢用蕭曹,所以勤王足國。故能上扶王室,下濟蒼生,為社稷之寶臣,資帝王之大業。丕膺鼎位,實屬斯人!”
“太師、上柱國、齊王、呂宋王瑯,道備文武,衷懷忠亮,表宏才而應運,申茂績而經邦,業盛勛賢,材優將相,蘊權謀而制敵,歷誠節以匡時。
“命之選,當仁實難。非夫文可經邦,不能安人和眾,武可禁暴,罔以克敵成功。允籍宏才,爰申錫命。
將軍辭第,無以家為。丞相憂邊,思平國患。
古之哲王,宅中御宇,莫不內封子弟,外建藩維。
固以訏謀之用,宜申總統之威。其將戡定外虞,澄清列郡,光膺藩屏之寄,式崇社稷之勛,對揚休命,以永終譽。
特加尊尚父,封安國齊王,兼使持節、宣慰南海大使,余如故。
皇帝牽著秦瑯的手宣讀完這道詔令,令殿中響起驚訝之聲。
之前就已經聽說太師秦瑯連上了七道乞歸書,皇帝一直不允,昨日太師再入宮面圣,然后有消息傳出,圣人終于勉強答應了。
誰也想不到,秦瑯會真的辭相離洛,這才五十來歲啊,他身體又這么強健,就算他再干個三十年都沒問題,那莒國公唐儉,都八十多歲了,不也依然還能騎馬打球,還能啃的動烤鴨,據說每年還要納一房美妾呢。
這位現任太子詹事,還是個文官,倒是延續了大唐太子詹事的高壽,曾做過太子詹事的李綱、裴矩都活了八十多歲,然后如今唐儉又八十多歲,之前蕭德言做過少詹事,活了九十多。
許敬宗也做過太子詹事,現在都七十多了。
秦瑯那也是做過太子詹事的,以他這身體,估計活八十沒問題。
那他怎么就這么急著走呢?要說太上皇當初剛繼位時,秦瑯離開,那也是無奈,畢竟當時御史臺都準備彈劾秦瑯,皇帝也樂得秦瑯離開。
但是當今皇帝態度可是很明確,是希望秦瑯留下的,起碼十年內皇帝肯定不會趕秦瑯走,之前敢彈劾秦瑯的,現在可都已經被長流呂宋了。
誰能想到,秦瑯真是說走就走,大年三十才到的洛陽,結果如今剛三月,正是春暖桃花開的時候,秦瑯便要走了。
而皇帝對于即將離京的秦瑯,也表現出了足夠的大方。
不是皇帝親自做的那道詔書用詞如何贊美,就光說皇帝給秦瑯的封賞吧,尊號尚父,加封安國齊王。
齊國前面,加了安國兩字。
這可是大唐史無前例頭一份了。
皇帝隨后解釋意思,安國齊王可不僅是個好聽的詞,而是超越一般王爵位特權,比如秦瑯雖然致仕歸封,但隨時可以參議朝政,能夠越過東西兩府直接遞上奏章給皇帝,甚至可以處罰開國侯以下封爵,三品以下地方官員,可先斬后奏,還可開安國齊王府。
安國齊王,類似于天策上將,都屬于特殊官爵。
之后皇帝又親自加封秦瑯食邑,由先前的一萬戶實封,再加一萬戶,累加到兩萬戶實封,虛封號稱十萬。
并且這次皇帝還特別聲明,這實封兩萬戶都指定武安府下七州之內,選每戶起碼三丁以上者。
武安府本就是秦瑯的內世封領地,他能享受武安府三分之一的稅賦,這是沒有戶數限制的,而是整個武安府的所有課戶納的稅賦,都有他三分之一,包括工商稅等。
而現在皇帝的這兩萬戶,則是疊加。
秦瑯額外享受這兩萬戶三分之一的課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