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俊來此,也知曉了些此地的前世今生,聽說在西漢建武三年,也就是在七百年前,西漢王朝逐匈奴出天山以西至藥殺水一帶后,在塞河一帶筑城駐守。
因當時駐扎于此的多是楚人,故稱楚城,駐守楚人把塞河改稱楚河。
于是這條源出天山,由東向西而流長達兩千多里的大河,便在很長時間里都稱為楚河,楚河以東,夷播海以南,都成為漢家疆域。
楚河向東最終消失在沙漠之中。
當年密點室西征,建立西突厥,此后西突厥曾一度將汗庭設在楚河畔的千泉山。
直到貞觀年間,大唐西來,在這里建立了碎葉軍鎮,于此駐兵屯田移民墾荒,豐饒的楚河水灌溉著富饒的楚河平原,這里成為大唐在西域天山以北最重要的據點,沒有之一。
這里不僅扼守要道,尤其是不僅能屯田自給,甚至還能有很大的糧食牲畜富余以供其它兵馬。
夷播海南面的七條西流大河,在夷播海東南形成了西域最肥沃的宜耕平原,統稱七河流域,碎葉和伊麗就是其中最精華的部份。
這里還成為富庶的絲路城市。
就算剛經歷了大戰,碎葉依然還是西域的小長安。
“秦帥,蘇帥點將議事。”
秦俊與秦全下了城樓,沒有進城,卻是直接出了城,碎葉城有內外兩重,但要說最險要牢固的,反而是在碎葉城北十里羯丹山上的石堡。
石堡不大,但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守碎葉城,必守頭羯丹山堡,只要往山上駐上一營,就能有奇效,可將碎葉四面的敵情了如指掌,也可以隨時攻擊圍攻碎葉城的敵軍后方,進可攻退可守。
今天蘇定方便在石堡召諸將議事。
“大食人終于打過來了嗎?”
秦俊一路上山,石堡在山嶺上,上山只有一條羊腸小路,連馬都不能上,只容一人,有些地方還得手腳并用的攀爬而上,真可謂險之又險,山上卻偏是一個不小的平臺,如同一個平坦的桌面。
唐軍在上面筑起城堡營房,立起箭塔、砲臺,儲備大量的弓箭和糧水等,一營士兵堅守個一年不成問題。
就算是十萬人馬來強攻,都沒用,這么險的地形,人多也無法發揮。
城堡里,一眾大將都到了。
“怛羅斯城的叛軍倒還沒動靜,依然按兵不動,不過又來了幾支增援兵馬,且增加了許多糧草牲畜等。”
蘇定方笑著招呼秦俊坐下,“叫大家來,不是因為怛羅斯那邊,而是大宛鎮有人過來了。”
“他們還被包圍著,怎么來的?”
“費盡千辛萬苦,九死一生才突圍到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