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杭揚廣交等諸大城,都是專注一兩個產業的發展,比如說廣州冶鐵和貿易出名,他們就不會再去曬鹽或是搞織造,蘇杭的織造有名,他們也不會去做瓷器或鐵器,揚州的船運和鹽出名,他們也不會說隨便去搞別的。
可呂宋屬于一個例外。
呂宋最初,是秦瑯以金礦淘金來吸引人來開發的,這些年在不斷的發展,秦瑯把許多原本在中原做的很好的產業,轉移到呂宋來。
哪怕這樣的轉移很費力,也依然堅持。
在他的努力下,呂宋的造船業、玻璃、瓷器、香水、制糖、蠟燭等產業紛紛上馬,甚至本身不占優勢的產業,也陸續的補齊。
什么冶煉制鹽,什么造紙印刷,什么棉紡織造,呂宋自足需要什么,秦瑯就在搞什么。
好多產業秦家原來沒經營,現在開始搞,不占據技術等優勢,做出來成本要高的多,可秦瑯補貼錢都在做。
沒技術工人,沒師傅工匠,那就重金去挖人過來。
從無到有,一點一滴開始。
甚至剛開始為了保證呂宋的市場占有,還得虧錢經營,就為了跟外面的商品爭奪市場客戶。
別人的布更便宜,秦家成本高,就得貼錢賣。
自己實在沒技術或沒經驗,那就招商引資,拉他們過來建廠建作坊,只要肯來呂宋經營發展,秦家都愿意給予極多優惠。
你直接來這里賣貨,秦瑯則并不歡迎,他在意的是呂宋自產,而不是其它。
呂宋從開始就定位的是將來能夠自給自足,自成一派,不做中原的資源供應地,不受中原卡脖子。
“我們這里以前沒有絲織業,但是現在我們呂宋也種桑養蠶,也繅絲絲織,呂宋的條件雖不算好,但相比起北方來,北方一年能養兩季蠶,呂宋卻能一年養八季蠶,哪怕蠶繭質量稍差些,但起碼也還是能夠保證中低端市場的自足的,不至于呂宋的絲綢市場全是外來貨。”
“到如今,我們呂宋的絲織產業,甚至不僅能自足本地中低端需求,甚至還開始爭奪到了不少外貿絲織訂單,每年都能出口貿易獲利不少。”
“而我們呂宋的棉紡產業,如今已經做到了天下第一,成為行業龍頭,不論規模還是技術,都是第一了。呂宋現在擁有大量的棉花種植面積,同時每年也從嶺南、林邑等地進口大量的棉花、棉線,在呂宋進行棉紡織造加工。”
這跟呂宋的制糖業一樣,呂宋掌握了先進的產業技術,并把深加工產業都放在了呂宋本島上,外面雖然也合作種植棉花或是粗加工,但不在外面搞精加工產業。
這就保證了技術上的優勢,賺取更多的附加值。
呂宋現在甚至有自己的軍械產業,從兵器到鎧甲,一應俱全,不僅能夠自給自足,甚至還早就開始對外軍售,其中呂宋的棉甲現在可是口碑產品。
在百姓民用大宗商品里,糧布鹽茶糖酒這些里,呂宋都已經實現自給,也就是在一些中高檔產品里,還給了一些外來商品一定的市場份額,以滿足呂宋非普通民眾的需求。
呂宋現在不缺技術,不缺產業,缺的是一些原材料資源,比如說鐵、銅,再比如說牛馬、皮毛這些,秦瑯的解決辦法就是買。
呂宋通過貿易,把呂宋造銷出去,用賺的錢各地采買這些資源,大唐限制出口供應,那就想辦法在倭國、林邑、真臘等地獲取礦山開采,或者直接購買等。
倭國現在就是呂宋秦家最主要的銀、銅進口地,每年從那邊弄來大量的銀銅料,其中大多數都是秦家直接在倭國開礦獲取的,另一部份是用呂宋商貨換來的,也有部份是呂宋用其它地方買來的商貨去倭國銷售換來的。
呂宋每年除了進口大量的絲、棉、麻、銀、銅、鐵、木、炭等外,甚至每年都還在大量的輸入奴隸,并招募引進移民。
許敬宗等在新金山呆十天,都舍不得走了,覺得這如同一個夢幻般的城市,甚至比洛陽都讓他們覺得新鮮。
“蟹港有椰子蟹出名,鯨港有鯨魚,舊金山叫龍港,難道那里真有龍?”
“嗯,舊金山叫龍港,確實有龍,不過不是大家想象中那種龍,而是豬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