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官則迫不急待的翻看起號外來,皇唐時報是如今朝廷有名的官報,由秘書監出版發行,發行兩京諸道,正常是五日一刊,據說發行量達幾十萬份,遍及全天下,在東都洛陽,也依然是銷量最好的報紙,他們以新聞時效聞名。
臨時刊印的號外是一張對折的大紙,里面還夾著七八張廣告紙,京官此時沒興趣看這些廣告紙,對廣告紙上面的優惠券也沒興趣去剪下來使用,直接就抓了夾在腋下,先看起那號外來。
一眼就看到加粗的謀反二字。
嘶!
怪不得昨日突然全城戒嚴,原來朝廷剛破獲了一極重大謀反案,牽涉了許多朝中勛戚貴族高官,甚至還有不少歸化的胡蠻酋長,以及一些有名的地方豪強士族和商賈。
工部尚書閻立本、門下給事中楊武、中書舍人樂彥瑋、兵部侍郎姜恪、散騎常侍、國子祭酒陸敦信、刑部侍郎李義琰、戶部侍郎王德真、尚書左丞崔知溫、吏部侍郎李友益、禮部侍郎孫茂道·····
左領軍大將軍趙孝祖、右衛大將軍劉伯英、左武衛大將軍鄭仁泰、左威衛將軍宇文思純、右驍衛大將軍阿史那道真····
尚藥奉御蔣孝璋、太史令李淳風、少卿武惟良、郡王李何力····
一個又一個的名字,密密麻麻的羅列了大半張紙。
綠袍京官越看越驚,如他這樣六七品的綠袍京官,洛陽多不勝數,但報紙上的這些人,可都已經算是洛陽朝廷里有名的人物了。
如閻立本,甚至當過宰相。
門下給事中楊武,這是號稱儲相的官職,他又是出身弘農楊氏。再比如姜恪,父親姜寶誼是武德朝大將軍,身上還承襲有父親留下的郡公爵位。
尚書左丞崔知溫是清河崔氏,李友益是趙郡李氏,王德真是太原王氏。
陸敦信是貞觀學士大儒陸德明的兒子,如今更是任國子監的祭酒,又還有著三品的散騎常侍職。
鄭仁泰,那是曾經隨圣祖入玄武門的九將之一,劉伯英、趙孝祖等也都是開國大將。
阿史那步真是突厥降將。
就算是御醫蔣孝璋都是洛陽有名的圣手,還是洛陽醫學院的校長。
李淳風,更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數學能夠占卜,甚至傳說能預知未來的這么一個神奇人物,執掌太史局數十年,大家使用的歷書都是他制訂的。
現在,這么多大臣勛戚,統統被列入謀反逆臣之中。
后面還有一大堆名字,是他不熟悉的,也有一些是聽說過的,有官員有將領有士族名門,也有豪強大賈,如今統統被打入謀反逆臣名單之中。
再看報紙上的處置,全都追毀出身以來文字、勒停、除名、籍沒、長流、編管呂宋,三代直系不論男女老少全都流配呂宋。
這么多人謀反,確實夠驚人的。
只是這些人為何要謀反?
帶著疑惑一路來到衙門,剛坐下,便聽到同僚們都在議論此事,然后有人低聲透露天機,事涉南宮。
“他們難道想擁太上皇復辟?”
可有人又說了一個更驚人的消息,“聽說圣人被這些人謀害下毒,就是通過尚藥奉御蔣孝璋。”
“圣人頒詔,立二皇子潞王隆慶為皇太子,改名李燁!”一名同僚進來,大聲的告訴大家一個最新消息。
一時間,眾人議論的更大聲了,這朝局紛亂變化的都讓他們這些京師小官們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