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再不談半句北上,不敢越過當初大唐劃下的軍事緩沖區吐火羅和里海低地半步。
連如日中天的大食,那個短短時間就把幾百年波斯薩珊帝國滅亡的大食,都不敢再對大唐用兵,康王也不敢。
現在只能派兒子去拜見秦俊,請求消彌禍事,他甚至主動的提出要增加給大唐的進貢。
讓兒子轉告秦俊,康國愿意以后每年向大唐進貢一萬枚銀幣,對于占據西域絲路貿易支配地位的康國來說,一萬枚開元銀錢雖不少,但也不多,粟特人壟斷絲路貿易,每年的收益非常驚人。
如果能用錢換來太平,康王覺得值得,甚至如果秦俊胃口很大,他讓兒子可以增加歲貢數量,哪怕一年兩萬枚銀幣都可以答應。
就算秦俊到時無恥的把兩萬枚銀幣換成純銀幣都行,只要不是要求換成羅馬純金幣或波斯薩珊純金幣就行。
錢嘛,可以再賺,控制著絲路貿易還怕賺不到錢?
過去他們也給波斯人納過貢,給匈奴人納過貢,也給突厥人納貢,之前也給大唐納過貢,現在多納點,也沒關系。
······
拓折城,秦俊還在忙著,河中軍剛又把石國最后一座堅城白水城給攻破了,還分兵把石國的那些村莊都給掃了一遍,見人就抓,絕不留情。
既然要干,那就干到底。
石國出名馬,也出美人,石國的拓枝舞跟康國的胡旋舞,都是在長安洛陽都非常有名的。
“這康國王是嚇破膽了啊,真是他娘的慫,擁眾百萬,居然這么慫。”一名帶劍書生不屑的嚷道。
秦俊卻是呵呵一笑。
“這難道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歲貢兩萬銀開元,這倒是白撿的啊。”
帶劍書生一臉大胡子,年紀倒是跟秦俊也相差不大,卻正是河中掌書記王勃,他那粗魯的話語和不修邊幅的樣子,很難想象這是在大唐極有才名的王勃,據說他的文章詩賦在報紙上可是極受歡迎,許多報紙用他的詩詞文章,都是起碼十萬錢起步,隨便寫首詩各家報紙搶著要,而且是百貫高價,比宰相們給那些門閥富豪寫墓志銘也不差了。
他不屑的撇嘴,“兩萬銀開元很多嗎?我河中鎮六萬四千七百兵,年費絹布一百二十余萬匹段,糧七十二萬余石,另外我河中鎮戰馬多,養馬費用也大·····”
六萬多兵馬,加上大量的戰馬、駑馬等,軍費是非常高的,僅士兵們的口糧、衣料就很驚人了,而且還有餉,這些雖是內地遷來的府兵,但現在制度不比從前了。
哪怕分了田地,但他們番上戍邊的時間更多,屬于常駐性質,比起過去的那種多數時間在家種地的府兵相差巨大,所以不但得由朝廷提供武器鎧甲,提供訓練開支,還得有軍餉、軍糧甚至是軍服,以及年節賞賜等。
這些邊軍已經相當于是大唐職業軍隊,開銷較之國初的府兵,已經是提升數倍。
河中鎮六萬多兵馬,一兵一年起碼需要五十貫軍費,六萬多就是三百多萬了,何況筑城、打仗等還不屬于常規開支里的。
兩萬貫錢歲貢,確實算不了什么,一營五百人,一年軍費就要兩萬五千貫了,所以這兩萬貫還不夠養一個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