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
玄武湖,湖心長島,王室莊園。
“殿下,洛陽消息。”
三十六歲的武安郡公秦曜上前,對正彎腰在一片菜畦里除草的曾祖呂宋王秦瑯稟報。
秦瑯依然在專心的拔草,頭也沒抬,知道是孝忠的兒子,“聽你聲音當是好消息吧。”
“殿下神算,朝廷已經平滅了李琨徐敬業諸逆的叛亂,揚潤楚三州已經平定。”
秦瑯停下手中動作,抓著把雜草,感嘆著道,“簡單說下過程。”
秦曜有些激動的把父親秦孝忠與左神機上將軍黑齒常之迅疾如雷的平叛過程說了一遍。
“你爹在河中那十三年沒白呆,知道平叛就要迅猛,不讓叛軍有更多時間整合穩固,尤其是這頭三板斧是最重要的,直接就摧毀了叛軍的士氣軍心,快刀斬亂麻,干的好。”
秦曜又拿出封信來,卻是父親給秦瑯的。
“你念吧。”秦瑯沒接。
秦孝忠的來信,主要還是想請秦瑯出面保一下李思文和劉延嗣,同時也想舉薦黑齒常之任河中鎮節度副使兼火尋鎮兵馬使。
“李思文和劉延嗣是什么情況,你知道嗎?”秦瑯問。
“李思文是徐敬業的叔父,與我們秦家聯姻有親,先前還得曾祖提攜,舉薦他入樞密院擔任同簽署樞密院事加參知政事,幾年前致仕,徐敬業叛亂時他正好居住于潤州江寧。”
徐敬業被貶官江南后,跟在揚州的一群洛陽貶來的勛戚貴族們聚集一起,最后又跟李琨湊到一起,當僅三十多歲的天子病逝駕崩后,他們決定起兵。徐敬業便派兒子去江寧聯絡叔父,想拉李思文一起。
李思文畢竟是秦瑯女婿,又當過節度使、進樞密執政過,統兵打仗的經驗不錯,名望也遠高于他,致仕后居于江寧,跟揚潤蘇杭諸州的地方士族、豪強、大賈們也都關系密切。
可李思文在江寧過著悠閑的退休生活,十分愜意,他是秦瑯的女婿,李績的兒子,還曾經在邊疆當過主將,朝鮮征過三韓,西域打過突厥,三江鎮做過節度使,哪里會看的上紈绔子弟李敬業李敬猷兄弟們的胡鬧?
所以不但立馬拒絕參與起事,還轉頭就把這個重要情報趕緊上報了洛陽朝廷,后來徐敬業帶兵過江攻潤州,此時潤州州城丹徒雖得李思文警告,但還是未能守住。
李思文從丹徒逃走,跑回江寧城,掏出萬貫錢財,招募民壯、組織團練鄉勇,堅決抵抗侄子的叛軍。
徐敬業帶兵攻江寧,也是數攻不下,這時秦孝忠與黑齒常之行動迅疾,攻破盱眙,緊接著就破了揚州,徐敬業在江寧城下浪費了太多時間,最后撤往潤州,又意圖出海往平壤,最終被部下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