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那等四處搜捕唐之奇等叛軍骨干,騷亂一夜未止。
天亮,王相那提著徐敬業的首級過江,來到揚州城下獻首請降。
秦孝忠接受他的投降,也一眼就認出了徐敬業等幾人的首級。
揚潤楚三州的大叛亂,前后歷時不過半個多月,便被徹底平定。
“想徐家本也是開國元勛,那徐敬業更曾是熱血士子,曾是帶頭上書宮門請愿的六君子之一,如今居然落的如此下場!”秦孝忠不由的嘆息。
秦家跟徐家還是三代聯姻,更別說同出身于瓦崗,當年李敬業在洛陽學城名聲鵲起,成為天下士人推贊的六君子之一時,秦孝忠還剛跟著祖父秦瑯自呂宋入洛,只是個無名小輩。
三十多年過去,物是人非。
當年同是六君子之一的狄仁杰都成中書令首相了,裴炎也成了侍中,魏元忠等也都是中樞重臣。
這李敬業卻落的如今這般下場,甚至還牽連了整個舒國公和英國公家族。
三代人的努力,可也抵不過出了一個‘亂臣賊子’。
從這方面來說,當年秦瑯一心要去海外經營一塊自治領地,卻是很有遠見了,當然,若是如今執掌呂宋的叔父秦俞做亂,或是秦俞的后人將來執掌呂宋時做亂,估計也好不到哪去,區別可能只是以現在呂宋的權力格局,秦俞或是他的子孫,想頭腦發熱做出危及整個呂宋的蠢事時,呂宋的封臣貴族們可能不會答應,只要整個呂宋沒叛亂,那么某個別秦家子孫亂來,總不會危及整個秦氏家族的,這也算是秦瑯一直在給秦家經營的一道重要保險吧。
以呂宋的實力,以秦家的聲望,只要不是整個呂宋宣布叛亂,那個別秦家子弟的行為,朝廷都得先考慮呂宋的存在,除非哪天朝廷真的能夠完全無視呂宋了,或者朝廷又出了第二個世祖皇帝。
但就算是那位世祖,到死不也沒能真正的對呂宋下死手嗎,就是因為忌憚。而將來的大唐皇帝,肯定更沒法隨心所欲,他們想要對呂宋下手,那么朝廷的兩府宰執們都會認真的提醒皇帝這樣做的后果。
三位樞密副使的三路大軍還沒集結完,結果這邊秦孝忠就已經平定了叛亂了,所謂清君側,倒顯得是場十足的鬧劇。
只不過這鬧劇雖然很快結束了,但卻又要牽連一大批家族了,英國公徐家、洹水杜氏、甚至是太原王氏等,畢竟是曾動蕩三州,裹挾了十幾萬人的一場叛亂,這是發生在最富庶的江南地區,甚至可以說是自貞觀初一統天下后,就不曾有過的嚴重內地叛亂事件了。
不過就看兩宮太后和皇后的意思,要看兩府宰執們的意思了,畢竟皇帝才剛登基繼位,發生這種惡劣叛亂事情,各方面都不好看,可總得維穩第一的。
被裹挾的可能會輕處,甚至是大部份赦免無罪,但是對于首謀和骨干等,尤其是手上染了朝廷官員將士們鮮血的叛軍,絕不會輕饒的。
也許自己可以給南贍州爭取一批新的長流犯人了。
“恭喜秦相,平定叛亂,再立大功。”黑齒常之滿臉欣喜的進來拜賀。
秦孝忠嘿嘿一笑,“一群烏合之眾,不值一提。不過此戰黑齒將軍的功績,本相定會如實奏報朝廷,為大家請功的。”
“多謝秦相提攜照顧。”黑齒常之滿臉激動,甚至毫不掩飾的向秦孝忠表達了超出正常將相之間的親近之意。
“黑齒將軍有沒有想去的邊鎮?你這次立下的功勞,我再找人舉薦一下,升任一鎮節度是沒有問題的。”
“都聽秦相安排!”黑齒常之是百濟降將,他心中當然是想去朝鮮道做節帥,但也知道正是他的出身,他不可能回朝鮮去做節帥的,而以他久在西域的資歷,去西域三鎮倒是很合適,不管是河中還是安西、北庭,這節帥都會做的很穩固。
出鎮邊疆做一鎮節度,一兩任之后,若是朝中有人提攜,還能進入樞密院,再進一步,成為樞密院的同簽署樞密院事,加參知政事銜,榮升為朝廷宰執。
節帥是武將們最重要的一步仕途,能升上去,就有了將來入樞府的資格,做不了一鎮節帥,就算你是從二品的上將軍,或是輔國大將軍武階,都不可能入樞府的。
這是必經的一步,當然,除非你是文臣。樞府現在有不成文的規矩,樞密使一般是文臣,往往是由前侍中或前左右仆射擔任,而三個副樞密使里有兩個也是文臣的位置,一般都是由前中書侍郎、黃門侍郎或入堂的兵部尚書轉樞密副使。
因為樞府八個位置里,有三個是固定給文臣的,所以武將們實際只有五個位置可爭,但如今大唐的邊鎮節帥,卻有十三位。
十三位節帥,往上只能爭五個樞府執政的位置。
而從二品的上將軍卻有二十四個位置,越往上升,就越難。
每往上再爬一步,都離不開真正貴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