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武安郡王府。
秦孝忠一看到孫子秦銳,就氣不打一處來。
吹胡子瞪眼的喝道,“孽畜,又在呂宋惹什么事端了,你還敢跑來洛陽,我把你狗腿打斷。”
秦曜有些尷尬的站在一邊,對父親拜禮,“阿耶,我與大郎是奉曾祖之命進京送信。”
“送信?”
“阿祖說讓我和大郎去信度的新揚州。”
“去那做什么?”
“去鍛煉十年。”
聽到十年這個數字,秦孝忠心中一動,收起怒氣,打量起兒孫兩人,良久,才轉身坐了回去,“信呢?”
接過信,秦孝忠卻沒急著看。
他現在更關注十年歷練這事,其實呂宋秦家有個不成文的傳統,就是秦家子孫眾多卻只會培養最優秀的子弟,畢竟呂宋秦家就算條件再好,資源再多,也不可能人人都大力培養的,所以一般家族里表現非常出色的,才會得到進一步的特別培養,會傾斜更多的資源。
其中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就是秦瑯會把這些家族好苗子放到邊疆之地,也是秦家影響較強的地區,放到那險惡的條件下打磨,但秦家又能通過家族的成員或是門生故舊姻親等關系,保證這些好苗子不會出事。
這種培養厲害一般都是十年打底的。
十年,能接受的了磨礪,并依然表現出色的,自然會有大好前程,但如果在這過程中表現不佳的,自然也難有后續的進一步培養。
當年秦俊去西域,也算是首開這種歷練模式,后來的秦孝忠、秦俠等許多人都是去邊地歷練過的,秦俠是去黑水歷練,秦孝忠則在河中歷練。
現在秦曜秦銳父子要去新揚州歷練,無疑,祖父秦瑯是看好這兩人的,尤其是秦銳這小子總喜歡惹事,但祖父卻說這小子身上有股難得的勁頭。
“朝廷已經開始設立行省,我本來還打算叫你們來洛,安排你們去西昌行省歷練,既然阿公讓你們去新揚州,那便去吧。不過記住,你們在新揚州,代表的也是呂宋秦家,是我武安王秦孝忠的子孫,莫要墮了秦家的門風。”
“請阿耶放心,來時曾祖給我們調配了很多人手,還給了我和阿銳各一萬貫的起步經費,此去新揚州不干出一番局面來,絕不離開。”秦曜道。
秦孝忠對這個長子還是比較放心的,他十四歲搞大婢女肚子生下他,秦曜打小有些自卑,長大后性子卻也較沉穩,才能還是不錯的,只是還缺少些歷練,所以三十六了,也還沒有做出什么事業來。
倒是秦銳這小子,如今的性子跟他年輕時很像,鋒芒畢露,他們父子兩個,一個如冰山一個似火山,一起去新揚州倒也是個不錯的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