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否認的是,對于一件單兵作戰武器來說,拋開威力以外,武器的重量、體型、大小等等因素都是影響它廣泛應用的相關因素。
甚至這些參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它的威力要影響更大。
比如米國研發的史上最長的狙擊槍‘sop超長距狙擊槍’。
這把14.9毫米sop超長距狙擊槍可謂是專門為了超長距離狙擊而產生的超級“變態”槍械擁有極高的準精度。
在2740米距離上的百碼散布范圍僅為0.5寸,它的射程高達5400碼。而且它的子彈在飛行了5千米之后仍能保持超音速和一定的殺傷力。
毫不夸張的說,sop超長距狙擊槍在狙擊槍領域是‘獨特’的存在。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它并不像一把狙擊槍,外形和重量更像是一款戰斗機使用的23機炮。
而它整槍的長度太長,已然成為這支變態狙擊槍的最大缺點。
龐大的體型在戰場上太容易暴露,而且難以找到合適的狙擊位置。還有.5千克的體重,更是對于作戰士兵的負擔,更何況是在頻繁機動的戰場上呢。
可以在真正的戰場上,沒有任何一名士兵愿意去攜帶它。
它不僅大大影響狙擊手的機動性,也并不適合特種部隊在實戰中使用,因此并沒有成為軍隊的制式裝備。
而電磁狙擊步槍其實也類似,超過兩點五米的體長,三十千克的重量,對于單兵作戰的人員來說,是個巨大的負擔。
不過相對比sop超長狙擊步槍來說,電磁狙擊步槍還是有不小的優勢的。
比如從目前體驗所了解到的超低分貝、活性損傷單元的二段爆炸傷害,還有目前暫時還不知道具體多少,但很顯然已經超過了傳統狙擊槍的子彈飛行速度。
除此之外,相對比重量高達.6千克的sop超長狙擊步槍來說,電磁狙擊步槍的重量其實也沒那么的夸張。
前者接近一百斤,后者少了近四十斤,單兵作戰雖然有些困難,但倒也不至于一個人搬不動。
這些都是它的優點。
試用感受了一下這支電磁狙擊步槍后,一行人便回到了實驗室。
雖然說是試用,但相關實驗數據也是收集了的。
很快,一名科研人員便將電磁狙擊步槍的整體實驗數據送了過來。
王永院士的接過實驗數據看了一眼后遞了過來,徐川有些好奇的接過實驗數據,翻閱了一下。
【出膛速度:2311.56/s。】
【百米擊中速度:2308.35/s。】
【五十米射擊精準指數:99.9999】
【一百米射擊精準指數:.】
【.】
【常規鋼制子彈出膛分貝:74.22db】
【活性毀傷元子彈出膛分貝:68.98db】
【碳素鋼標靶損傷程度:.】
【.】
一項項不同的數據的數據映入徐川的眼中,讓他臉上都情不自禁的流露出了一絲驚訝。
兩千三百米每秒的子彈飛行速度,這個數據雖然遠比不上電磁軌道炮的最大功率下接近五千米每秒的初速度,但放到槍械中,這個速度絕對刷新所有的槍械記錄了。
就拿世界上名聲最大的狙擊槍巴雷特系列來說,其中巴雷特mrad狙擊步槍的槍口初速為944.85米/秒,而巴雷特m82a1的槍口初速為853米/秒。
沒錯,大名鼎鼎的巴雷特系列,有很大一部分的子彈出膛初速度,其實并未超過千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