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先也不例外。
那種患得患失讓他失去了勇氣,可兩樽酒下肚,他的勇氣隨之而來。
夜星沉始終澹然,“道長兩世為人,看起來竟不如沉約這種人清醒。”
張繼先頓凜。
從夜星沉這一句話中,他立即發現夜星沉雖不留意他張繼先,可對他的一切竟了了在目。
為什么會這樣
一切了然的夜星沉,為何不早出手救下他的兒子
張繼先不解,卻是霍然站起道,“本道當年行事有差,誤傷令郎,今日來此,本沒有活下去的想法。夜先生若是動手取了本道的性命,為令郎報仇,本道絕無怨言”
說著拔出腰間佩劍,倒轉劍柄,交到夜星沉的面前,引頸待戮。
夜星沉凝望著張繼先的佩劍,卻未接過,只是道,“若能一殺了之,這天底下如何會是這般混亂”
張繼先一怔。
夜星沉隨即道,“你受旁人擺布,一時癡迷心竅誤傷浮生,我不怪你。可你今日舍身要取一時心安,卻讓我感慨天師道的傳人,實則一代不如一代。”
張繼先面紅耳赤,喝道“你說什么”
士可殺不可辱
夜星沉一句話將天師道全部罵了,讓身為天師道信徒的張繼先如何不惱
夜星沉澹澹道,“想張道陵創天師道時,雖只為天下蒼生的茍安,但終究一腔熱血,明知不可為卻為之,總比那故作高深、撒手不管世間的老莊讓人敬佩;哪怕張角恣意行事,終究有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情;再到孫思邈時,雖有補天之心,奈何四道八門信徒分崩離析,只為引刀一割的痛快,難解孫思邈的救世苦心。世道亂了,人心散了,孫思邈縱有妙手,仍難回春”
沉約對天師道不算了然,可夜星沉說的幾個人在歷史上都赫赫有名,他倒盡數知曉。
聽夜星沉所言,他又推出極多的事情――夜星沉曾在漢末出沒,知道張道陵、張角等人的事跡并不出奇,可孫思邈為隋末唐初的人,夜星沉如何對其也是極為了解
夜星沉一直在留意天下大事
如夜星沉般,早是神仙人物,他那么關心紅塵的事情做什么
一念及此,沉約對夜星沉的好奇更過三香的事情。
夜星沉又道,“孫思邈補天乏術,終究還有天師道創建之初的悲天憫人之心,可到了閣下這代,雖有轉世之神通,可清醒時無力解決自己造下的孽緣,酒后只存以命換命之心,這等作為,和江湖那些雞鳴狗盜之徒有何差別你身為天師道掌教,如此作為,實在讓我大失所望。”
張繼先聽的大汗淋漓,喝下的酒水盡皆變成了汗水,倏然擲劍面前,坐到地上,雙手掐訣,竟然入定。
沉約見狀,喃喃道,“人誰無過、過而能改終究無差。”
對于愚昧之人,夜星沉所言自然是犀利的攻擊、讓其不堪受辱,可對于明睿的修行者,夜星沉所言不啻當頭棒喝。
夜星沉聞言,不再對張繼先說些什么,緩聲道,“劉啟惡毒,劉武本來應該死了。”
沉約輕嘆,“劉啟做的實在太絕了。”
劉啟要毀了弟弟的手段極為殘酷――他又給了弟弟一個希望,讓劉武自愿進入陵墓,然后斷了劉武最后逃生的道路,但這還不是最殘忍的事情,劉啟做的最過的事情是,他剝奪了劉武的精神寄托。
在那無依無靠、形同地獄的陵墓中,劉武最愛的女人卻被劉啟帶走。
處于那種境地的劉武哪怕未死,恐怕也如活在地獄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