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外科界的珠穆朗瑪峰,朱大國一想到這里還是很激動的,不過他還是很理智,明白這跟唐建興所說的那幾次手術難度根本不在一個層次的。
要是韋德的病情惡化到了癌變的程度,以目前朱大國的手術能力,還是很難完成手術的,估計能有兩三成的概率就算不錯了。
現在則不一樣,在沒有惡化的情況下,盡快手術,能夠減少手術的難度,這也是為什么朱大國會找唐建興商量的原因。
腹腔鏡設備的使用需要人輔助,唐建興自然是最佳人選,并且聽到了他述說以前在做觀摩國內外手術大咖進行這類超難手術的時候,最后失敗之后的無奈感,還是讓唐建興記憶深刻。
“唐院,是不是跟我一起解決掉它?”朱大國看了一眼唐建興,盡管現在的唐建興大腹便便,有了做領導的樣子。
可是怎么說他以前都是拿手術刀出身的,挑戰外科界的珠穆朗瑪峰的羈絆一直讓唐建興耿耿于懷,如今有了這么一個機會,唐建興想要錯過?
“好,讓我們一起突破它!”唐建興被朱大國的話語勾起了年輕時候的雄心壯志,雖然到了縣級醫院,可是也能夠發揮自己的手術才能。
不能因此覺得做了醫院領導之后就開始享受人生了,醫生的責任和使命讓唐建興重燃了挑戰醫學難題,治病救人的醫者之心。
有唐建興的輔助,朱大國對做好這臺手術更加有信心了。
不過這種級別的手術還是要有準備的時間,至少病人的身體狀態要做全身地檢查,再次確定病變的程度。
如果達到了癌變,以目前縣醫院的水平,還是很難做這種世界級別的手術,只是市級醫院檢查出來的結果,朱大國等人還是能夠處理的,技術方面都不遜色于市級醫院。
出于嚴謹的考慮或者說是醫院的制度,在做這類手術的此前,給病人做一個全面地檢測也是應該的。
各部門的醫師在檢測行業這么多年了,經驗還是有的,可以綜合各個檢測科室的意見還是很有必要的。
雖然朱大國有醫神之眼的存在,能夠一眼看透病人的情況,可是唐建興等醫師卻沒這個能力,還是要以儀器的數據作為依據。
不管怎么樣,安排個兩三天是很正常的,韋德的病情跟此前的病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在市級三甲檢測和調養過一段時間。
來縣醫院都是一個人過來的,可見在市醫院的日子,韋德至少得到了藥物治療,穩定了病情,沒有出現突然加劇的情況。
這就不需要立刻手術,完全能緩一點,畢竟還是要看其他醫師、護士的準備情況,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選擇助手和護士的時候,朱大國還是趨向于自己的那一套班子,實習生何斌和護士李潔,他們三個合作過幾臺手術,合作還是比較愉快的。
在這種情況下,貿然又換人的話,很容易產生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