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時,幾個士子的聲音由遠而近,一個士子走到這里并不認識郭樸的官轎子,亦是給他們遞了一份言詞激烈的訴狀。
管家接過訴狀,僅是瞧了一眼,臉色頓時大變。
“給我吧!”
郭樸仿佛能夠透視外面的情況一般,淡淡地說道。
管家當即恭敬地應了一聲,顯得忐忑地將那份訴狀遞給轎子里面的郭樸。
郭樸從管家的手里接過那份狀紙后,看著又是聲討他秘不報喪一事,臉上頓時變得鐵青,當即便將紙張揉成一團丟到了地上。
他自然不可能做出這般不忠不孝之舉,那個劉管家到京城是送東西過來,至于郭云濤的報喪根本就是那個蠢蛋被人戲弄了。
只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是事情現在鬧得滿城風雨,定然是有人在背后推動這一切。竟然是拿他父親來造謠,簡直就該碎尸萬斷。
不過他亦是明白,歷來主持京察便是如此。
他執掌百官的生殺大權,雖然能夠給一幫人富貴榮華,但亦要處置一幫人,自然算是得罪人的活。何況,這里還存在各種的黨派之爭。
面對著這些不懷好意的攻擊,他雖然感到憤怒,但亦是無愧于心。本是子虛烏有之事,哪怕鬧得更厲害,假的事情亦不可能變成真事。
至于誰在背后主導這一切,雖然嚴黨的余黨的嫌疑最大,但他卻更傾向于那個小子。亦只有那個小子,才會使這樣幼稚的手段。
前面鬧事的士子很快被驅趕離開,轎子便是朝著前面而去,很快便拐到了東江米巷,直接到了吏部衙門的大院中。
由于今天是京察日,很多官員已經到了門口等候。
京察的主持者是吏部尚書郭樸,但左都御史張永明、吏部左侍郎董份、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徐仲卿、吏科都給事中陳留清和河南道掌道湯興德亦是參與其中。
只是嘉靖朝的權力是寡頭模式,往往是上面的官員掌握著絕對的主導權,下面的人員往往只能是做一些跑腿之類的工作。
像昔日嚴嵩當政時期,不論是當朝的次輔徐階,還是吏部尚書吳鵬,實質主要還是跑腿的屬官,根本無力跟嚴嵩相抗衡。
“見過天官大人!”
左都御史張永明等人一并來到院中,對著從轎子下來的郭樸施禮道。
“諸位,咱們開始吧!”
郭樸輕輕地點頭,便是朝著里面的圣人廟走進去。
禮儀,一直都是這個王朝的根本。
郭樸領著眾官員一起焚香拜祭了孔圣人,跟著鄉試般在孔圣人像前立了誓言,隨后到堂中端坐,開始將京官進行問訊。
時隔七年的京察終于是拉開大幕,郭樸亦是打算借著主持京察的機會,為著他將來晉階首輔積攢下一筆雄厚的資本。
一陣晨風從吏部衙門的大院吹過,將院中的幾片落葉卷起,其中一片葉子打了一個旋,剛好撞在一名上堂敘職官員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