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比賽,克萊門斯堅定不移地貫徹實施了短傳戰術,但即使如此,他的傳球成功率依舊只有可憐的51.4%,勉強過半。
換而言之,49人的防守前線已經通過自己的施壓為二線防守創造了條件,但是……防守二線卻屢屢出現卡位失誤和錯失擒抱的狀況。
在傳球防守占盡優勢的情況下,防守二線至少出現了三次錯失擒抱的情況,而這三次失誤全部都演變成為了圣路易斯公羊的三檔轉換成功;更糟糕的是,卡位失誤所丟掉的碼數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舉例說明的話,這是一次五碼短傳,順利擒抱成功的話,那么就是推進五碼;但結果卻因為自己的卡位失誤,讓五碼變成了八碼,甚至更多,乃至于直接奔向端區。
不要小看每一次卡位失誤的損失碼數似乎不多,也就是兩碼三碼的模樣,但積少成多,防守組的優勢就漸漸被蠶食了。
結果,面對圣路易斯公羊位居聯盟下游的傳球進攻,面對克萊門斯如此級別的四分衛,舊金山49人的防守二線卻足足放出了198碼的傳球進攻碼數,如此表現著實無法讓人放心。
當然,站在積極角度來看,防守前線和防守二線都沒有在關鍵時刻犯傻,事實恰恰相反,關鍵時刻總是能夠打起精神來,把危機及時掐滅,這才避免球隊陷入更加糟糕的局面。
單純從比分來看,防守組只允許對手得了16分,前三節比賽各一記任意球,最后一節比賽則是報時暫停之后收官階段的一記達陣,這一數據也不至于到“糟糕”的程度;但全場比賽下來,防守組卻允許對手拿到了21次首攻,這比上一場對陣華盛頓紅皮的時候足足翻了一倍有余,這就可以看出問題了。
不過,這不是壞事,更準確來說,這是好事,因為只有發現了問題才能夠解決問題,否則等到季后賽的時候再暴露出來,可能就已經太遲了。至少,在缺兵少將的情況下,維克-方吉奧還是打造出了一條舊金山49人防線,并且在連續考驗之中逐漸變得堅固起來,這是一個積極的開端。
當防守組的狀態開始出現波動的時候,進攻組則挺身而出,接管了本場比賽的主動權。
從上一場比賽的假傳真跑,到這一場比賽的假跑真傳,假假真真,真真假假,陸恪將西海岸進攻體系的變化多端發揮到了極致。
比賽中,陸恪屢屢通過弗蘭克-高爾和馬庫斯-林奇兩名跑衛以假亂真的跑動來牽制對方防守前線的注意力,而后以屏風短傳或者是快速短傳的戰術來打開局面,本場比賽雙雙重新回到首發陣容的洛根-紐曼和邁克爾-克拉布特里成為了矚目焦點——
兩名接球球員屢屢利用自己的體型優勢,在短傳區域內完成站樁式接球,而后在伺機完成強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