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得出來,舊金山49人進攻組的狀態還是沒有能夠達到上賽季的巔峰高度,第一節比賽久攻不下之后,從陸恪開始,整個進攻組都顯得有些急躁。現在,他們需要定心下來,穩扎穩打地推進,慢慢地尋找機會,這才是正確的。”
第二節比賽的開場,陸恪的連續兩次傳球都針對謝爾曼?而本場比賽目前五次朝著謝爾曼防守方向的傳球只成功了兩次,如此成功率著實談不上出色,那么陸恪到底在堅持什么?難道真的是因為急躁而亂了分寸?
當然,三年級四分衛也仍然是年輕球員,偶爾犯錯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況,本賽季還經歷了連續傷病的困擾,比賽中出現小部分有待商榷的傳球選擇,似乎也不是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事。但問題就在于,這個“三年級四分衛”是陸恪,這就有些奇怪了。
那么,陸恪到底知道他現在正在干什么嗎?
陸恪顯然是知道的。
為了準備這場比賽,陸恪反反復復觀看了本賽季西雅圖海鷹的所有比賽錄像,認認真真地研究了轟爆軍團。
其實整體來說,戰術體系以及排列組合都沒有太多變化,依舊延續了上賽季橫空出世的防守陣型體系,可以簡單地把今年這支橫掃聯盟的防守組看做是去年那只隊伍的升級版,這就可以了;但話語說起來簡單,實際對陣體驗卻是另外一番感受。
首先是防守前線,本賽季補強過后的西雅圖海鷹,現在真正地具備了強硬地面防守和兇猛突襲沖傳實時輪換的能力,這也使得防守戰術排列組合也擁有了諸多可能,對于四分衛的防守提出了極其嚴苛的要求;但有時候,即使四分衛提前做出了預判,識破了對方的防守戰術,壓力也不會減少太多——
因為除了集體聯合力量之外,對方防守球員單兵作戰的個人能力也非常出眾,進攻鋒線需要面臨嚴峻挑戰。
其次是防守二線,赫赫有名的轟爆軍團經過兩個賽季的打磨與鍛煉,現在已經成就了升級版的完全體。
布蘭登-布朗納單守右側、理查德-謝爾曼單守左側、厄爾-托馬斯單兵墜后,三名球員以品字形的方式堅守自己的崗位,很少很少會擅離職守——即使自己防守的位置全場都被放空,他們也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位置。
比如說謝爾曼,因為抄截能力太強,本賽季敢于挑戰他的四分衛也就越來越少,很多時候,他全場比賽都處于閑置狀態,但他也不會丟掉自己的防守位置。
這也意味著,西雅圖海鷹的二線防守就形成了一個穩固的筒狀,四分衛想要依靠自己的戰術變化來打破局面,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同時,轟爆軍團的防守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盡管“品字形”的三叉戟都拒絕離開位置,但他們依舊擁有第四名球員,安全衛凱姆-錢塞勒。前提是,錢塞勒是一名強衛,同時又不會因為身材強壯而變得笨拙,相反,腳步非常靈活機敏,他的防守區域覆蓋“品字形”中間的全場每個角落,傳球、跑球、抄截、補防、攔截、拆擋等等,堪稱全能。
于是,轟爆軍團就形成了一套渾然天成的防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