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陸恪的沖球動作以及沖跑速度卻從來都不是他的強項,進入聯盟兩個半賽季以來,他的沖跑動作也依舊沒有本質改善,與“小鹿斑比”的輕快靈巧相去甚遠,更像是“老牛拉車”的笨拙厚重,不少人都將陸恪與佩頓-曼寧、湯姆-布雷迪的持球沖跑擺放在一起,調侃他們是“三駕馬車”,跑不動的三駕馬車。
而今天的陸恪,卻讓西雅圖海鷹防守組球員們措手不及。
從傳球腳步到沖球腳步的轉換,陸恪的瞬間爆發力完全釋放出來,蹬蹬蹬,僅僅只是三個小碎步的蹬地力量,身體的重心與平衡就已經完成了調整,上一秒還維持在傳球假動作狀態,下一秒就已經持球全力前沖,整個動作都保持了協調與平穩,加速度的提升與釋放沒有太多損失,整個人呈現出了一種風馳電掣、行云流水的流暢感。
這哪里還有老牛拉車的笨拙與遲緩?
此時,陸恪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正前方防守球員的站位布局之上,腿部力量的爆發和腳步平衡的調整則已經演變成為一種身體本/能,蹬地、調整、發力、沖刺、變向,持續前沖的腳步似乎擁有了生命力一般,自然而然地將腦海里的意識演變成為身體的動作,在持球沖跑的道路上,把所有能量都化作了推進的空間。
恍惚之間,他似乎又再次回到了使用特殊技能的時候,所有動作行云流水,正在演變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因為陸恪先發制人、搶占先機,西雅圖海鷹防守組球員明顯還停留在了傳球假動作的反應意識層面上,沒有能夠第一時間跟上陸恪的腳步,這為贏得了沖跑的空間。
蹬地!
蹬地!
蹬地!
陸恪全神貫注地沿著左側六十度角的放射線方向全力沖刺!三碼!五碼!八碼!只是眨眼之間的事情,他的腳步就已經成功推進了超過八碼,距離首攻轉換線還剩下一半!
然后,防守球員就已經反應過來了——角衛布蘭登-布朗納和外線衛K-J-懷特是距離陸恪最近的兩名球員;盡管安全衛凱姆-錢塞勒和厄爾-托馬斯也在全力沖刺回防,但他們的位置還是稍稍有些距離。
布朗納和懷特的反應速度非常及時!因為三檔十四碼的轉換局面,他們的防守站位本來就沒有太過押后,全部都散落在二十碼距離之內的空間里,現在兩個人察覺到了陸恪的持球沖跑意圖,雙雙上步圍堵。
兩個人分別從左側和右側朝著陸恪這個圓心沖刺了過來,一左一右地以關門的聲勢全力沖刺了過來,眼看著布朗納和懷特就要雙雙把陸恪“壓縮”在關門的防守封鎖之中,就在此時,陸恪卻以一個緊急剎車停住了自己的腳步!
陸恪的視線始終在打量著防守球員的站位,布朗納和懷特啟動的時候,他就已經察覺到了他們的動態,身體肌肉早早就開始準備,反射神經悄悄緊繃起來,腳步也悄悄調整起來,眼看著他們就要完成關門,然后他就將面臨如同三明治夾心一般被鉗制在中間的危險。
千鈞一發之際,陸恪的腳步和身體完成了緊急剎車!
懸崖勒馬!
腳步就這樣停頓了下來,但前沖的勢頭依舊附著在身體之上,陸恪借助了慣性的力量順勢完成了一個逆時針的轉身,以后背面對著布朗納和懷特,緊接著三個人就這樣發生了沖撞——因為陸恪的腳步停頓,他沒有成為“夾心”,而是在成為“夾心”之前就停留在了兩片“面包”之外,現在三個人就這樣撞擊在了一起。
“砰!”
布朗納和懷特也都沒有能夠控制住自己前沖的慣性,狠狠地撞向了彼此。
反而是提前做好準備的陸恪控制住了身體,再次利用三個人撞擊的反作用力,以小碎步調整著身體,順著力量的作用力把逆時針轉身全部完成,就如同芭蕾舞的旋轉移動一般,朝著自己的右側方向轉動移動了一步,三百六十度轉身之后,他就從布朗納和懷特的包夾之中繞到了旁邊,視野重新開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