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庫斯只覺得整個世界天旋地轉,那種瞬間失重的混亂感讓整個胃部都開始劇烈攪拌起來,似乎隨時都可以嘔吐。
好不容易,翻天覆地的顛簸才停止了下來,馬庫斯卻已經分辨不清楚東西南北,只看到隊友們紛紛沖了過來,一個個欣喜若狂地將馬庫斯團團包圍,迫切地詢問到,“你還好嗎?上帝,你現在還好嗎?”
但馬庫斯腦海里關注的唯一焦點卻是,“達陣了嗎?”他連連擺手,表示了自己的狀態沒事,一骨碌就坐了起來,朝著四周的隊友們連續詢問到,“達陣了嗎?達陣?”那股迫切,甚至把自己的情況都已經拋在了腦后。
此時,所有人都在關注著同一個問題:達陣了嗎?
根據橄欖球比賽的達陣規則規定,不同情況下的達陣有著不同的要求。
如果四分衛以傳球連線的方式來完成達陣,接球球員站在端區之中或者端區前沿,完成接球的瞬間就必須保證雙腳在界內,且控制住橄欖球,在雙腳都完全落地之前出現掉球是不能計算為達陣的。
如果持球球員從端區之外進入端區之內,無論是跑球還是接球之后的長途跋涉,只需要持球的那只手能夠觸碰到角柱,又或者是越過了端區前線,那么就是達陣,只要越線和碰柱的剎那控制住橄欖球即可。
簡單來說,馬庫斯剛剛持球展開地面推進,在橄欖球脫手之前,只要右手越過了端區前線,而后謝爾曼才拍掉橄欖球,這也依舊算是達陣;反之,馬庫斯的右手越線之前或者越線瞬間,謝爾曼就已經拍掉了橄欖球,那就不能算是達陣,只是推進到了端區前數英寸而已。
比賽進行中,端區裁判第一時間就高高地舉起了雙手示意,這是一記達陣!但西雅圖海鷹防守組球員們就立刻把裁判團團圍住,強烈抗議,不斷地強調著謝爾曼已經提前拍掉了橄欖球,但舊金山49人進攻組卻已經無視對手的申訴,開始慶祝了起來。
皮特-卡羅爾當機立斷就投擲出了紅旗,挑戰裁判的判決,要求裁判觀看錄像回放來重新做出判斷。
因為卡羅爾清楚地知道,如此時機之下的一記達陣,很有可能就成為整場比賽的轉折點,在第四節比賽還剩余八分三十三秒的情況下,落后兩記達陣的分差,是否還值得他全力以赴地爭取這場勝利?
卡羅爾知道這是一場同區死敵對決,但首先,他的賽季目標是季后賽還有奪冠,同區死敵根本就不值一提;其次,本場比賽舊金山49人的發揮確實更加出眾,他們沒有必要為了一場常規賽就拼盡全力,這不值得。
當然,這只是算盤而已。如果有機會取勝,卡羅爾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奔向勝利,所以他需要挑戰裁判的判罰,重新估算場上形勢,然后做出決定。
卡羅爾不斷咀嚼著嘴里的口香糖,朝著防守組隊友們快速指揮著,沒有理會裁判,而是重新調整剛剛這一次的防守,到底是哪里不足呢?如果裁判吹掉了達陣,那么他們就需要進行三檔達陣的攻防了,他不希望同樣的錯誤還會再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