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同之處在于,西雅圖海鷹對于自己的實力有著絕對自信,甚至可以說是傲慢,所以他們很少使用計謀,往往都是硬碰硬的陽光大道,這使得陸恪能夠做出一些預判;而亞利桑那紅雀的絕對實力則相對不足,這也使得他們必須更加狡猾,利用計謀來完成優勢的累積,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之間就變得曖/昧起來了。
此時此刻,雖然是二檔四碼而不是三檔轉換的進攻,但亞利桑那紅雀防守組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陸恪的持續節奏變化,比賽場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于是,防守組就再次祭出了今天屢試不爽的煙霧彈,試圖混淆陸恪的防守,為防守組贏得更多機會。
只是,不知道亞利桑那紅雀防守組負責呼喊戰術的人是否聽說過一句話:同樣的套路使用次數太過頻繁的話,就容易暴露出破綻來,真正高明的魔術師絕對不會反反復復使用同一套魔術,而是不斷衍生出新的把戲,只有這樣,才能夠繼續生存下去。
陸恪知道,即使是再高明的煙霧彈,終究也還是有破綻的,尤其是對方十一名球員聯合使用一套煙霧彈,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失誤或者紕漏,那么就將成為他的機會,所以他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完成防守。
規律,規律,在如此陣型之中必然隱藏著規律!
陸恪的瞳孔微微收縮了一下,為什么安全衛柯蒂斯-泰勒和外線衛約翰-阿布拉汗的站位出現了一個錯位?
準確來說,不是錯位,因為阿布拉汗的站位還是基本正常,與兩名內線衛的站位保持了一個基本平行的位置,只是稍稍朝著外側撇了半步左右;但因為阿布拉汗的站位外扯了小半步,這也使得他和內線衛之間的槽位空檔稍稍拉開了半步,然后原本應該站在線衛群后面的安全衛柯蒂斯就順著這條通道,快步上前了,反而是來到了線衛群平行站位的前方一步半的位置,于是就改變了整個防守站位。
其實,在亞利桑那紅雀整個防守組全面上步全面施壓的情況下,阿布拉汗和柯蒂斯的站位都不能算是奇怪,更多是充分利用場地,把整個防守陣型的縱向和橫向深度都完全打開,制造出更多煙霧彈效果,在足足十名防守球員全部都擁擠在短傳區域的情況下,如此站位的偏差就更加不算是什么了。
但對于陸恪來說卻不是如此。
從第一波攻防到現在,陸恪一次又一次地完成防守,絕對不是在放空腦袋,每次防守都在持續不斷地觀察對方的防守站位,進行計算與總結。當然,每次防守陣型都如同一盤散沙,根本無法判斷整個脈絡與布局,但陸恪卻堅信著:亂中有序,防守戰術絕對不可能如同進攻戰術一般天女散花地完全呈現出無序狀態,一點一點地,陸恪就能夠捕捉到一個規律的流動,只是現在還無法確定是否完全正確,仍然需要比賽的進一步驗證。
現在需要思考的問題是,阿布拉汗和柯蒂斯的站位變化,這是煙霧彈的組成部分嗎?防守組是故意讓陸恪察覺到如此站位改變的嗎?還是說,陸恪真的捕捉到了亞利桑那紅雀防守組煙霧彈式的站位規律,進而發現了漏洞?
不需要太過鉆牛角尖,即使是陸恪,他也不可能算無遺策,競技體育的戰術博弈還是需要進入交戰的運動環節來完成對峙,在瞬息萬變之中做出調整和選擇,這才是比賽的魅力——包括球員自己也無法預測下一秒的變化,這種刺激感將徹底引爆腎上腺素,陸恪現在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檢驗自己的想法了。
“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