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的另外一種解釋叫做經典。
現在亞利桑那紅雀防守組的陣型就變得清晰了起來,前線三名防守鋒線,身后三步遠之外則是兩名外線衛,再后面兩步則是兩名線衛和兩名角衛——四名球員的站位呈現出水平線式的散開,覆蓋全場,最后兩名安全衛已經退后到二十五碼之外了,整個層次感非常清晰,防守側重點也沒有刻意掩飾,因為他們知道,舊金山49人很難很難有其他花樣了,那么他們也沒有必要耍花招。
“攻擊!”
陸恪僅僅只是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沒有猶豫,隨即就宣布了開球。
雙手持球,陸恪視線快速一個橫掃,五名接球球員呈現出五條跑動路線,全面朝著兩側開始直線前沖。
沒有花招,就是一對一的突破,每一名接球球員對位一名防守球員,然后以自己的絕對實力來形成突破:沒有交叉跑動,也沒有互相拆擋,更沒有戰術配合,似乎就把進攻戰術退化到了大學時代,硬橋硬馬地以身體素質來完成對抗,如此復古又如此簡單的戰術,卻是挑戰萬福瑪麗之時的最好選擇。
因為長傳戰術很難很難耍花招,對防守組是如此,對進攻組也是如此,依靠個人能力的強勢突破是正面交鋒的最佳方式。
陸恪沒有任何遲疑地就開始快速后撤步,拉開空間,但問題就在于,他現在就站在端區里,再后退也沒有位置可以繼續退了,一旦出界那就直接比賽結束,他就如同帶著腳鐐在奔跑般,整個移動空間都受到了限制。
右扯,急停,回轉,后撤,左移。
陸恪把自己的口袋腳步技術全部都發揮了出來,試圖在口袋之中為自己贏得更多時間,還有更多空間;然后亞利桑那紅雀防守鋒線就撕破了口袋!
雖然只有三名防守鋒線對陣進攻鋒線,但進攻鋒線卻有一個軟肋:他們不敢放手對抗,唯恐自己不小心犯規了,而陸恪卻完成了萬福瑪麗連線,卻因為自己的犯規而把陸恪的所有努力全部都毀于一旦,這使得他們也束手束腳起來。
防守組就是抓住了這個軟肋——他們根本就不害怕犯規,甚至可以說是肆無忌憚地在端區前沿橫沖直撞,瞬間就扭轉了人數劣勢,完成突破,正中央的尖峰丹-威廉姆斯(Dan-Williams)拖拽著自己330磅(150公斤)的笨重身軀,浩浩蕩蕩地突破了口袋,朝著陸恪飛奔而來。
但陸恪卻提前了兩拍完成轉身,從右側又回到了中間再前往了左側,這讓丹-威廉姆斯的重心轉移變得無比笨拙起來,根本就追不上陸恪。可是,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威脅,讓陸恪的口袋處于一種狂風巨浪的顛簸之中。
陸恪繞過了一個大圈,把丹-威廉姆斯甩在了身后,足足跑出了七碼、八碼,完全站在了左翼的空檔地帶,尋找著傳球目標。
他需要傳球目標!該死的!他需要一個傳球目標的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