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國聯。
頭號種子,國聯西區冠軍,西雅圖海鷹,十三勝三負。
二號種子,國聯南區冠軍,卡羅萊納黑豹,十二勝四負。
三號種子,國聯東區冠軍,費城老鷹,十勝六負。
四號種子,國聯北區冠軍,綠灣包裝工,八勝七負一平。
接下來是外卡席位。
五號種子,國聯西區亞軍,舊金山49人,十二勝四負。
六號種子,國聯南區亞軍,新奧爾良圣徒,十一勝五負。
此前就提到過,國聯的整體格局非常混亂也非常接近,一場比賽的勝負就可以改變整個聯合會的局勢。
最終,西雅圖海鷹擊敗了圣路易斯公羊,牢牢地斬獲了國聯頭號種子席位,舊金山49人擊敗了亞利桑那紅雀,成功躋身季后賽;卡羅萊納黑豹和新奧爾良圣徒雙雙擊敗了各自的同區對手,聯手躋身季后賽的同時,卻也因為常規賽第十六周卡羅萊納黑豹擊敗新奧爾良圣徒的賽果,而演變出了不同。
還有,費城老鷹以“24:22”的比分擊敗了達拉斯牛仔,綠灣包裝工以“33:28”的比分擊敗了芝加哥熊,兩位勝利者都踩著同區死敵的尸體躋身季后賽,加入了舊金山49人的行列,牢牢地將命運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從戰績數據就可以看得出來,國聯的競爭形勢錯綜復雜,舊金山49人的十二勝和新奧爾良圣徒的十一勝,放在美聯可以躋身前四號種子席位,卻在國聯落到了外卡的位置;而費城老鷹的十勝和綠灣包裝工的八勝都遠遠稱不上出色,卻得益于同區對手的普遍低迷,最后成功地搶到了季后賽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最終位列國聯第七名的亞利桑那紅雀,戰績是十勝六負,與費城老鷹相同,但因為同區對手的表現太過出色,只能落到了競爭外卡的位置,卻不敵舊金山49人和新奧爾良圣徒而錯失機會,帕爾默的委屈絕對不是沒有理由的。
同樣,位列國聯第八名的芝加哥熊,戰績是八勝八負,僅僅落后綠灣包裝工半個勝場——最后一場生死戰的失敗也就真正地詮釋了“倒在終點線”的奧義了,比起帕爾默的郁悶,連續兩個賽季都在最后時刻錯過季后賽席位,芝加哥熊也是欲哭無淚。
分區之內,強者一起強,弱者一起弱,這也讓整個常規賽的進程充滿了不可預料的變數;更有趣的是,看起來像是弱者的費城老鷹和綠灣包裝工,他們也都具備了掀翻任何一支球隊的能力,不要說外卡席位的兩支隊伍了,即使是頭兩號種子也都必須小心謹慎,否則陰溝里翻船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當然,如此激烈的競爭之中,實力的差距還是客觀存在的,阿隆-羅杰斯率領的綠灣包裝工和德魯-布里斯率領的新奧爾良圣徒無疑是國聯表現最為穩定的球隊,他們的存在就是球隊取勝的最大保證——即使防守組的表現屢屢拖后腿,這也使得四大精英四分衛時隔一年后,再次攜手一起躋身季后賽,這一份能力就是其他球隊所羨慕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