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恪想起了去年秋天的那個下午,雖然球隊一直在贏球,擊敗了新奧爾良圣徒之后就已經將連勝場次累計到了十二,距離全勝賽季似乎也沒有多遠了,但就如同2011賽季十四連勝之后遭遇了意外敗績的綠灣包裝工一般,連勝勢頭的壓力也開始滋生出了意外的困難和挫折,舊金山49人隊內就遇到了完全意外的嚴峻更衣室問題——
所有矛盾都集中在進攻組和防守組的針鋒相對之間爆發了出來,這也使得球隊狀態變得風雨飄搖起來;而兩周之后,他們就將迎戰強大的新英格蘭愛國者,全勝賽季似乎已經觸手可及卻又可能鏡花水月,那種巨大的壓力逐步累積,誰都無法確定是否會壓垮自己,然后就這樣站在了懸崖的邊緣上,看似花團錦簇實則暗藏殺機。
陸恪和威利斯、阿肯斯等人都在堅持不懈地做出嘗試做出努力,但……收效甚微,他們自己也都是局中人,困在局中,難以例外。
在如此背景下,陸恪在醫院見到了瑞恩。
彼時,瑞恩的病情還是在緩慢惡化中,繼走路能力之后,說話能力也正在退化,曾經那些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卻正在演變成為舉步維艱的難題;但即使如此,瑞恩依舊沒有放棄抗爭的試圖,這并不是一味地樂觀——瑞恩也有自己的負面情緒,而是絕境之中拒絕繳械的倔強。
有時候,明知道自己的抗爭可能無法改變結局,但依舊竭盡全力地放手一搏,讓努力的過程和抗爭的過程綻放出璀璨而耀眼的光芒。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這是來自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句,將人生的奧義詮釋得淋漓盡致:每個人的結局宿命都是一樣的,死亡的終點線都不會改變;但抵達終點之前的旅程卻是千變萬化的,每個人都擁有選擇的權利,用自己的方式度過屬于自己的人生——最終決定人生重量與色彩的絕對不是終點,而應該是過程。
瑞恩正在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這一點,因為當下屬于他的每一個瞬間都是未來最美好也最幸福的時刻。
在瑞恩身上,陸恪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曾經那個為了夢想為了希望而不顧一切狂奔的自己:人人都說,他沒有辦法成為一名職業橄欖球球員——事實上,人們的觀點是正確的,如果沒有系統的幫助,陸恪的夢想也就注定無法實現,他可能就如同約翰-沃德一般,大學畢業也就是職業生涯的終點。
但陸恪卻始終不曾放棄,實現夢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為了夢想而努力拼搏的過程,那些揮灑汗水飽含淚水舔舐血水的日子,每分每秒都是珍貴的,同時也是不可取代的,即使終點的結局注定是失敗,那又如何?誰又能夠斷言,努力的過程就是毫無價值的呢?拼搏的旅程就是毫無收獲的呢?
從瑞恩到陸恪自己,他們看到了鏡子內外的兩個共同體,但不同的是,瑞恩的結局還是沒有能夠改變,如同絢爛流星般滑過天際,綻放出萬丈光芒之后,終究還是消逝在了夜空;而陸恪的結局則因為系統而發生了改變,他正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背負著自己的信念,也肩負著瑞恩的堅持與承諾。
更重要的是,瑞恩的精神依舊存在著,如同腳底下這片璀璨絢爛的金色海洋般,熠熠生輝地點亮著整個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