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佩頓-曼寧就是典型代表,他需要控制橄欖球弧線和落點,也需要長傳與短傳的結合來打開局面,比起短傳能力獨步天下的湯姆-布雷迪來說,大曼寧受到天氣影響更加明顯,甚至聯盟內部都常常吐槽他,“不擅長冬天作戰,所以季后賽勝率總是偏低。”
陸恪,他也同樣是技術型口袋四分衛,天氣的負面影響絕對不能輕易忽略,這也勢必將成為比賽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轟!
愛德華很快就意識到,自己點燃了另外一個火藥桶,整個演播室的討論再次爆炸開來。
“我認為陸恪已經證明了自己在寒冷天氣之中的作戰能力!”
“但沒有在藍堡球場!舊金山兩次擊敗綠灣,全部都是在九月初,現在已經進入一月了,陸恪在藍堡球場勢必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還記得‘雞湯之戰’嗎?陸恪絕對不會害怕冬天里的雪地作戰!注意!我們剛剛才討論了陸恪的比賽適應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
“綠灣可不是舊金山!”
“綠灣的惡劣天氣,羅杰斯也同樣不可避免受影響,我覺得這對雙方都是公平的!”
“陸恪的傳球必然受到嚴峻影響!那可是綠灣!”
“那么,我們現在是不是還要看看天氣預報了?我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天氣預報也成為預測比賽的一部分了?陸恪和羅杰斯的能力都非常出眾,天氣的負面影響必然最小化,這根本就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怎么就不是了?”
爭議!爭議!還是爭議!
熙熙攘攘的爭吵根本停不下來,誰都無法說服對方,尤其是無法預料的天氣因素可能成為攪局的關鍵,本來就已經難分難舍的局面就更加混亂了起來——就連同陣營的支持者之間也秉持著稍顯不同的觀點,每一位分析評論員都在堅持自己的意見,側面就可以說明:
兩支球隊之間,實力太過接近、狀態太過接近,甚至就連面臨的困局也都太過接近,這也使得比賽勝負完全不可能斬釘截鐵地落下結論,所有的選擇都只能是“一家之言”而已,這也使得“聯盟之內”的爭論完完全全爆發到了極致,寸步不讓的爭辯與討論更是將節目的熱潮推向了巔峰!
但不管如何,每個人都必須選出一名勝利者:因為這是單場淘汰的季后賽。
最終,舊金山49人贏得了五票,綠灣包裝工贏得了五票,真正的平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