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對抗!強強碰撞!進攻組與防守組在這一波攻防之中展現出了難以置信的力量,把橄欖球的厚重展現得淋漓盡致!舊金山49人現在勢不可擋!陸恪現在勢不可擋!難道他們就要趁著如此聲勢再次完成達陣,絕殺比賽嗎?”
“上帝,這場比賽真的太精彩了!”
最后一波進攻,從登場之后,陸恪的傳球進攻就不曾出現紕漏,百分百的成功率把進攻的節奏與強度推向了極致,一寸接著一寸地蠶食著綠灣包裝工的優勢,絕境之下的陸恪就如同點燃了熊熊戰火的戰神一般,火力全開!
此時,舊金山49人已經來到了綠灣半場的十五碼線之上,比賽時間還剩十四秒,正當所有人都以為陸恪將攜帶著如此聲勢繼續挑戰達陣,以此來絕殺比賽,哈勃卻招呼進攻組下場,而讓特勤組登場——
他們準備嘗試任意球。
“為什么?”難得一見地,陸恪對著哈勃揚聲提出了質疑,現在整個進攻手感十分流暢,而綠灣包裝工防守組的節奏已經被完全打亂,持續推進下去,舊金山49人完成達陣的幾率是非常大的,他們完全可以繼續進攻下去。
不僅僅是陸恪,進攻組的所有成員們也都站在原地,表情有些困惑——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離開球場,而是看向陸恪,最后散落在了陸恪的身邊,跟隨著陸恪一起朝著哈勃投去了視線。
哈勃只覺得一陣頭疼,更衣室的失控狀況在最為關鍵的時刻終于顯現了出來:現在球員們都聽從陸恪的指令,而不是主教練的,這樣的情況非常非常不妙,但現在不是計較這件事的時候,他們必須把比賽完成。
“斑比,我們沒有暫停了,如果這次傳球進攻失敗,一旦被防守組攔截在了場內,時間繼續流逝的話,我們甚至可能任意球的嘗試時間都沒有,更不要說失誤導致球權轉換的危險了。”哈勃通過耳機對著陸恪呼喊到。
他的脾氣無比暴躁,但他也知道陸恪是一個聰明人,只要他解釋清楚,陸恪也能夠明白,“現在的選擇非常簡單,要么就是全力嘗試達陣,要么就是嘗試任意球,這不是一道困難的數學題,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斑比!”
正如哈勃所說,這就是一道數學題。
現在比賽時間還剩下十四秒,列陣和聚商就可能需要消耗兩秒到三秒,甚至更多,然后陸恪宣布開球,如果達陣,那么皆大歡喜;但如果沒有達陣,情況就有諸多可能了——
最可能出現的普遍情況就是,防守組擒抱住接球球員,不讓接球球員出界,在場地內部消耗時間,這短短八秒、九秒時間,轉眼之間就沒有了;即使舊金山49人立刻使用暫停,期間也可能出現不同意外,稍稍一點點疏忽,特勤組嘗試任意球的時間就可能沒有了。
更何況,嘗試達陣還有諸多意外情況:掉球或者抄截導致球權轉換,甚至就連任意球的嘗試機會都沒有了,還要拱手將“萬福瑪麗”的機會讓給綠灣包裝工,不要忘記了對面的四分衛可是阿隆-羅杰斯。
更重要的是,即使沒有出現意外,沒有達陣卻完成了推進,舊金山49人也及時使用了暫停,進行任意球嘗試,但機會卻不見得是最好的。因為現在的距離來嘗試任意球是最為妥當的。
如果距離球門太近,反而因為拋物線的緣故,容易被對手蓋帽。很多時候,任意球嘗試的特勤組會故意拖延比賽時間導致黃旗犯規,就是為了讓自己被罰掉五碼,退后站位,讓任意球嘗試更加容易。
換而言之,這就是一個概率問題:嘗試達陣,那么就可能面臨諸多風險;而嘗試任意球,顯然成功幾率就要大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