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萊士立刻就感受到了迫在眉睫、近在咫尺的生命威脅,他再也支撐不住了,轉身就快步逃離了現場,但即使如此狼狽,他依舊拒絕人數,嘴里還在絮絮叨叨地咒罵著,“我要讓你付出代價!見鬼!”
然后,就可以看見陸恪握緊了拳頭,大步流星地全速前進,這頓時把華萊士嚇得魂飛魄散,也沒有時間咒罵了,屁滾尿流地落荒而逃。
房間門打開,房間門關上。
目送著華萊士逃跑的身影,在房間門開合的縫隙里,可以看到外面的派對依舊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喧鬧景象,轉眼間,華萊士的身影就消失在了人群中,就好像什么都不曾發生過一般,但陸恪的心情卻緩緩地開始下沉,那種悲傷始終揮之不去。
即使情緒已經平復下來,但陸恪仍然不敢相信,華萊士居然真的提出了如此荒謬的要求,而且還發出了威脅。
可是,陽臺之上的微風吹拂進來,過熱的大腦冷靜下來之后,陸恪卻知道,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人類,這本身就是最難預測的一個群體;而人類的欲/望,就連自己都無法確定/欲/望驅使下會做出什么舉動,那些沖動、那些貪婪、那些暴戾,就如同不定時炸彈一般,在最沒有防備的時候引爆。
橄欖球是一項大型集體運動,更衣室里足足容納五十三名球員,如果再加上教練組和后勤人員等等,那么整支球隊的人員數量就可以輕松超過一百人,這也意味著,球隊內部的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心思,即使人人都喊著“團隊優先”,但在強調個性與自我的北美大陸里,利益和欲/望終究還是會滋生出無數問題。
經歷了2011賽季的整合、2012賽季的沖刺,現在來到2013賽季之后,龐大團隊內部人多口雜的問題就一點一點暴露了出來,特別是在傷病困擾之下,各式各樣的思想難免就開始滋生,矛盾遲早都會爆發。
只不過,在陸恪和威利斯、阿肯斯的努力下,在瑞恩-鮑德溫和邁爾斯-斯科特的激勵下,更衣室牢牢擰成一股繩,朝著衛冕的目標狂奔,這也使得那些矛盾都暫時拋在了腦后,一心一意地投入戰斗。
今晚,華萊士的爆發,恰恰為陸恪敲響了警鐘。
距離2013賽季結束,最多最多也就還有三場比賽——恰恰也是最困難的三場比賽,在這短短的旅途中,更衣室還是可以團結起來,攜手向冠軍發起沖擊;但賽季結束之后,那些問題就將成為球隊的命門了。
陸恪需要知道,華萊士今晚舉動的背后,是否有阿爾東的身影;但陸恪已經不是菜鳥了,他同樣也知道,自己的詢問必須小心謹慎才行,稍稍一個不注意,這可能就會引發更衣室里的爭論,阿爾東好不容易重新建立起來的信任,就將再次毀于一旦。
不僅如此,阿爾東的個人情況也需要謹慎再謹慎——
如果阿爾東知道華萊士的舉動,甚至是背后推動,那么后續應該如何處理?這是否會成為更衣室里的不定時炸彈?阿爾東是否會更加激進地爭取?反之,如果阿爾東不知道,那么他是否會感到來自華萊士的背叛和受傷?繼而影響自己的競技狀態?他又應該如何與華萊士相處?后續影響是否就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