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他們真的真的不想再看見舊金山49人躋身國聯決賽的身影了;二來,他們更加期待“卡羅萊納黑豹VS西雅圖海鷹”的防守組榜首大戰,再加上種種因素,所以63%的網友都選擇了卡羅萊納黑豹。
不過,“63%”這組數據已經是明日黃花了,這是外卡賽結束之后、網絡罵戰興起之前的調查數據,而到了周日的比賽日當天,ESPN故意再次做了一次調查,相同的問題卻得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答案,卡羅萊納黑豹的支持率一路暴跌到了14%,斷崖式地呈現出了網絡熱點效應所帶來的強烈影響——
當然,不排除舊金山49人支持者們刷票的可能。
小小的數據對比也展現出了網絡時代的特性:包括支持與反對、贊美與仇恨在內的所有聲浪都是來得快去得更快,如同泡沫般,隨時都可能會消失,可信度也伴隨著水分的加大而直線下滑,真正的“比賽”,還是必須發生在現實。
正如陸恪所說。
然后,比賽來了。
一月十二日,西部時間下午三點四十分,東部時間下午六點四十分,2013賽季最后一場分區賽就在夏洛特的美國銀行球場正式打響!
美國銀行球場是一片非常年輕的比賽場地。1993年,卡羅萊納黑豹正式成立,但為了加入NFL聯盟,他們必須擁有一座主場,而夏洛特彼時沒有合適場地,于是經過商議,球隊老板杰瑞-理查德森與市政廳達成了合作協議,批準了在城市郊區建立一片全新球場的提案,然后,美國銀行球場就這樣誕生了。
毫不夸張地說,這就是一座為了卡羅萊納黑豹而生的球場。
1996年正式落成投入使用,2004年正式更改為現在的名字,碗狀造型、開放場地等等細節都完美延續了美國球場的經典設計,被譽為是“最美國的球場”。除了卡羅萊納黑豹之外,這里還多次舉辦NCAA的橄欖球碗賽,一年四季都充斥著橄欖球的氛圍,徹徹底底專屬于橄欖球。
但遺憾的是,落成至今,這座可以容納七萬五千五百多名觀眾的球場,從來沒有達成過百分百上座率——
因為年輕的卡羅萊納黑豹還不曾創造過屬于自己的輝煌榮光,在聯盟十三支從來不曾贏得過超級碗的球隊名單中,就有卡羅萊納黑豹的名字。
當然,百分百上座率本來就沒有那么容易,在2003賽季,也就是卡羅萊納黑豹目前為止唯一一個殺入了超級碗的賽季,常規賽平均上座率也達到了七萬四千左右,這也證明了夏洛特的市民們還是對這支球隊展現出了超高熱情,只是,他們需要一點點……一點點刺激,就好像陸恪加盟舊金山49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