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49人進攻組擺出了一個怪陣,以地面進攻的“I”陣型為基礎,卻把五名接球球員全部都派上了最前線。
左翼,克拉布特里位居外側,塞勒克位居內側、與斯坦利并肩而立;右翼,洛根和博爾丁雙雙位列內側,兩個人之間只有半步距離,但洛根稍稍往前半步、博爾丁稍稍往后半步,形成一個影子站位,同時,馬庫斯則跑到了外側,與克拉布特里形成了左右對稱站位,而馬庫斯還要稍稍再外側一些。
這是怪陣。
“I”陣型本來就是以地面進攻為主,但偏偏陸恪身邊已經沒有了跑衛,而是擺出了一個加強版的多線路進攻,呈現出全面傳球攻擊的局面,這也迫使卡羅萊納黑豹防守組的站位不得不做出對應調整。
因為舊金山49人的西海岸進攻體系變化多端、防不勝防;也因為現在陸恪身邊已經沒有了跑衛輔助,自然而然地,卡羅萊納黑豹的防守需要針對性地改變:
三名線衛和兩名角衛的站位明顯散落開來,以五名接球球員形成一一對應;而兩名安全衛的站位則明顯靠后,防守陸恪的突襲長傳。
“攻擊!”
陸恪雙手持球,視線一個快速橫掃,立刻就捕捉到了卡羅萊納黑豹的四人沖傳——從這里就可以看得出來,不管面臨什么局面,主隊都試圖保持前線的足夠壓力,即使無法破壞傳球,至少也不能讓陸恪的傳球太過舒服,然后根據基克利的臨場應變,伺機而動地制造出更多機會,如此判斷還可以伴隨著比賽深入而進一步驗證。
陸恪的腳步條件反射地在口袋之中完成后撤調整,快速拉開距離,制造傳球空間,視線余光可以看到中央地帶靠近右側的區域,洛根利用急停急轉的回跑戰術撕扯出了一個空檔,但陸恪還沒有來得及做出腳步調整,視線快速橫移之中就可以看到來自盲側的一股沖撞:
意外!
角衛喬什-諾曼本來應該對位防守外接手邁克爾-克拉布特里,但開球瞬間,諾曼卻與克拉布特里完成了一個錯位,然后就從盲側斜插跑動地刺入了口袋,如同一柄利刃,朝著陸恪的位置直線沖撞了過來。
因為角衛的站位足夠靠外,這使得諾曼完全繞過了斯坦利、塞勒克等人的站位,與陸恪形成了正面對峙。
這一次,陸恪身邊就沒有馬庫斯擔任擋箭牌了。
諾曼的視線和腦海里都只有陸恪的身影,不管不顧地朝著目標全力加速,如同高速運行的子彈列車,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猛地沖撞了過去。因為是陸恪的盲側,他沒有能夠第一時間察覺到諾曼的改弦更張,瞬間就陷入了被動,這也讓諾曼的沖擊占據了上風。
近了!
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