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
舊金山49人的整個進攻組都開始運動了起來,博爾丁后撤之后從右往左橫向移動,馬庫斯則一個上步之后朝著右側橫向移動;同時,進攻鋒線球員全部朝著右側斜前方推動;并且伴隨著多線路進攻右翼一側的洛根和克拉布特里雙雙前沖出列,卻不是直線前沖,而是一個內切朝著左側橫向移動,進入中央地帶。
從右往左;從中往右;從左往中。
整個路線跑動錯綜復雜,每一個防守位置上的球員都必須第一時間做出判斷,很難很難形成聯動補防,更多只能依靠個人能力完成對峙,即使是西雅圖海鷹也不例外,這就是典型的把戲進攻效果。
這也迫使西雅圖海鷹的線衛、角衛和安全衛全部都被打亂了站位,瞬息萬變之間腦海里都做出了第一判斷:
既然進攻鋒線朝著右側移動,那么為馬庫斯開路的可能性就直線上升,包括錢塞勒和萊特在內的防守球員都緊跟著進攻鋒線、馬庫斯的方向一起移動;于是,博爾丁就被拋棄了,只有外線衛厄文一個人亦步亦趨地跟了上去,因為博爾丁的移動方向本來就是他的防守位置。
所有一切都發生在開球之后的電光火石之間,然后陸恪就將橄欖球朝著后方輕拋了出去,目標是——
安匡-博爾丁!
居然是博爾丁!
腦海里立刻做出了第二反應,洛根和克拉布特里的移動方向與博爾丁保持一致,而且博爾丁的移動方向線路上還有原本就堅守在左翼的塞勒克,所有細節串聯起來就可以確定,博爾丁也擁有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進攻鋒線”——兩名近端鋒和一名大號外接負責開路,如此待遇,還需要什么特別證據嗎?
“該死!”
錢塞勒的第一反應就是補防,當所有防守球員都朝著自己的左側橫向移動,那也意味著現在右翼只是剩下角衛麥克斯維爾和外線衛厄文了,即使只有塞勒克一個人幫忙拆擋,博爾丁的推進聲勢也不可小覷。
不要忘記了,他們距離端區只剩下十二碼。
錢塞勒如同踩著風火輪一般朝著自己的右側全力加速,而站位稍稍落后一些的安全衛厄爾-托馬斯也正在快速橫切,與博爾丁的位置保持基本平行,即使博爾丁形成突破,他也將成為橫亙在端區前的最后一道防線。
想要突破轟爆軍團的層層閘門,沒有那么容易!就算四分衛算無遺策,那又如何?攻防對決終究還是需要看集體的力量!
“嗖!嗖嗖!”
全場狂風獵獵,錢塞勒、托馬斯和麥克斯維爾全力朝著博爾丁的位置前沖,慢了足足一拍,內線衛鮑比-瓦格納和外線衛萊特正在改變重心跟了過來,就在此時,場上局勢再次風云變化:博爾丁緊急剎車停住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