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在雙方都正在互相調整戰術,他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他也沒有看透人心的能力,更加沒有預測未來的特技,所有的所有還是必須通過實戰來檢驗,繼而隨機應變,終究還是需要臨場來對抗。
但這種博弈恰恰是陸恪所擅長的——卡羅爾看似改變實則沒有的變化,其實沒有出乎陸恪的預料,這也意味著,陸恪的戰術布局終究還是發揮了作用,迫使對方開始重視前場的對峙,哪怕只是一點點注意力的牽扯,反應在實際對抗之中的變化也遠遠超出想象。
更重要的是,卡羅爾沒有改變錢塞勒的站位!要么是他們還沒有察覺到陸恪的意圖;要么就是他們察覺到了卻對錢塞勒充滿信心,但就陸恪個人來說,他認為是前者——因為這說明了,錢塞勒依舊是整個防守的核心,而其他防守位置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這對陸恪來說,是有利的:
他只需要牽制住錢塞勒的注意力,那么整個防守陣型的變化都可以提前半拍完成預判,這也使得他能夠在臨場應變之中搶占到優勢。
那么,現在雙方都是見機行事,就看誰的危機應變能力更加強硬更加強勢了。
這真有趣,不是嗎?
站在口袋保護之中,陸恪沉穩地細細觀察著防守站位——事實上,他捕捉到了不少細節:
兩名角衛謝爾曼和麥克斯維爾交換了位置,這使得謝爾曼對位左翼外側的克拉布特里,而麥克斯維爾則對位右翼外側的吉恩,兩名角衛的腳步都正在隱隱往后拉扯,提前一步做好了啟動準備。
內線衛瓦格納的位置一直在移動,跟隨著馬庫斯的移動而移動,顯然他與馬庫斯是形成對位的關系。
安全衛錢塞勒的站位明顯正對著陸恪,他的視線余光正在打量全場,但整個注意力焦點都落在陸恪身上。
這是不是意味著,雖然西雅圖海鷹的站位主動靠前,但更多兵力仍然停留在了傳球防守上,只是對把戲進攻又多了一層防護?而且,外線衛馬爾科姆替換了厄文,與萊特形成搭檔,馬爾科姆也是更加擅長抄截的傳球防守高手,這又是否具有其他意義呢?
細節細節細節,每一個細節都在陸恪的腦海里快速交叉竄動著,他用視線余光瞥了開球倒計時一眼,卻終究還是沒有改變戰術,揚聲就直接宣布了開球。
“攻擊!”
伴隨著陸恪的口令,進攻和防守的所有球員全部都快速移動起來,但陸恪的注意力卻不在死死盯防自己的錢塞勒身上,而是朝著……馬爾科姆和厄文投射了過去!
當視線余光捕捉到兩名外線衛的第一個動作——甚至只是一個啟動的傾向,陸恪就知道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這依舊是傳球防守!
那么,到底是怎么樣的傳球防守呢?視線余光緊接著就捕捉到了錢塞勒的動向,陸恪頓時心如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