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舊金山49人在右翼布置了三名接球球員,西雅圖海鷹防守鋒線也故意在這一側制造了更多壓力,即使無法切斷陸恪的傳球視野,至少也可以造成干擾,然后迫使陸恪朝著中央地帶或者左翼方向傳球。
事實也的確如此。
陸恪立刻就注意到了右翼的傳球視野被干擾,只有右翼內側的吉恩朝著中央地帶切了過來,形成傳球目標,但錢塞勒的上步速度非常快——這也是他們防守站位壓上的原因,把舊金山49人的傳球空間壓縮起來,盡可能在短傳區域制造更多混亂。
此時選擇吉恩作為傳球目標,這就顯得危險了。
西雅圖海鷹正在進一步壓縮陸恪的傳球目標,轟爆軍團確實非同小可,甚至是逼迫陸恪朝著塞勒克傳球。
結果,陸恪沒有絲毫遲疑,手起刀落地就把橄欖球朝著塞勒克的方向傳了過去,這難道是正中陷阱?
……
塞勒克與麥克斯維爾形成一一對位。
麥克斯維爾的體型絲毫不落下風,甚至能夠戰術些許上風,但塞勒克在開球之后,卻重新利用了自己的“中庸”——中庸還可以形容為“平均”,每一項都不是最突出卻能夠保持均衡,某些時候是劣勢,但利用好了,卻可以成為優勢。
塞勒克故意做出了全力加速的姿態,麥克斯維爾還以為是煙霧彈,沒有能夠第一時間跟上塞勒克的腳步,反而是丟掉了自己的卡位,等塞勒克反超了麥克斯維爾的位置時,這名替補角衛才意識到對方是認真的,這才亦步亦趨地跟了上去,但終究還是落后了一步到一步半的距離。
速度本來就不是麥克斯維爾的強項,體型太過魁梧影響到了移動,盡管塞勒克作為近端鋒也不能算是靈活,但比麥克斯維爾就占據優勢了。
這也迫使麥克斯維爾不得不全力加速,試圖追上塞勒克。
短短時間就已經沖出了十碼之外,眼看著就要沖出十五碼了,塞勒克卻做出了一個緊急剎車的動作,直接讓麥克斯維爾剎車不及地跑過頭,而塞勒克則快速轉身回跑,瞬間就制造出了一個兩碼左右的接球空間。
麥克斯維爾緊急剎車準備回防,卻看見塞勒克也已經來不及回跑了,因為橄欖球已經送到,然后兩個人就一前一后開始朝前飛撲了過去。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如此形容,似乎有些不太恰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