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檔十碼,舊金山49人再次在縫隙之中尋找到了生機,現在對峙正在越來越精彩!”
塞勒克一股腦站立了起來,胸膛劇烈地起伏著,亢奮和喜悅的情緒洶涌而上,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成功,但他終究價值做到了,如果再來一次,可能就是其他結果了——單手接球真的太難控制了!
但塞勒克沒有咆哮也沒有慶祝,而是將橄欖球拋給了裁判,快速轉身跑向了隊友們,再次列陣準備進攻:
他們的目標是達陣,而不是一次三檔轉換而已。塞勒克知道陸恪的進攻節奏隨時都可能突然提升起來,他不能走神,哪怕這是他全場的首次接球也不能——用力握拳地小小慶祝一下,這就是全部了。
西雅圖海鷹防守組再次改變了站位。
連續兩次迫使對手進攻組陷入三檔長碼數,卻連續兩次都在三檔重要防守之中被對手用傳球撕破防守,這對于本賽季依靠轟爆軍團而為所欲為的西雅圖海鷹來說,著實無法令人滿意,他們必須做出調整。
說是改變站位,其實只是兩名角衛謝爾曼和麥克斯維爾拉開了對位距離而已,本來是面對面防守兩個外側,距離空間也不過就是兩碼而已;現在則把兩碼拉大到了八碼九碼左右,讓整個傳球防守更加具有機動性。
這僅僅只是后退了六碼而已嗎?當然不是!
當角衛把防守位置拉開之后,這也意味著,角衛隨時都可以脫離自己的防守位置,賦予防守更多變化,比如與外線衛交換位置、比如主動上步切入口袋展開突襲、比如內切進入中央地帶協防短傳。
換而言之,本來西雅圖海鷹防守組都是對位位置,很少會主動丟掉自己的位置,這也使得他們的防守陣型相對穩定,四分衛想要尋找突破口也更加困難;但現在通過角衛位置的改變,這也讓防守陣型具備了變換的可能,缺少了穩定性之余,卻帶來了攻擊性——謝爾曼的抄截能力位居聯盟第一階梯,如果四分衛不敢朝他的方向傳球,他可以朝著四分衛的傳球方向突進,制造抄截機會,甚至敢于上步擒殺四分衛,諸如此類。
最重要的是,此前西雅圖海鷹是以不變應萬變,腳踏實地地與對手展開實力對戰;現在西雅圖海鷹則故意放出煙霧彈,以一個變化引出潛在無數變化,增加陸恪防守的判斷難度,戰術選擇也就更加復雜。
按照如此陣型來說,其實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應付手段,就是采用地面推進,但這只是理論層面而已;更重要的是,西雅圖海鷹的防守也做出了相對應的調整,兩名角衛后撤的同時,安全衛錢塞勒也跟著上步了,站位來到了線衛群的后方一步遠,顯然是注重地面防守和短傳防守,增加陸恪的戰術選擇難題。
那么,陸恪應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