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消費最低消費最低消費最低消費最低消費”。
就如同魔音灌腦一般,那尖銳刺耳的聲音就這樣順著耳膜一點一點鉆進大腦里,然后開始翻江倒海起來,因為過于疼痛也過于兇狠,以至于胃部也跟著翻滾起來,一陣強烈的嘔吐感就掐住了他的喉嚨。
他想死。
卡爾-史密斯,西雅圖海鷹四分衛教練。
也許其他人不知道陸恪與西雅圖海鷹之間的糾葛到底多么嚴重,也許皮特-卡羅爾早就已經忘記了那些瑣事,但卡爾卻不可能忘記,他依舊記得,深深地記得:
當初新秀訓練營之中,他當面羞辱陸恪卻被陸恪正面還擊回來,以至于雙方不歡而散,間接導致了陸恪在選秀大會之上無人問津的結局。那就是孽緣的開端。
卡爾始終認為,陸恪只是一名角色球員,他擁有一手漂亮的傳球準度,卻也同樣面臨數不勝數的短板,綜合水平能力只是達到了及格線而已,這樣的四分衛,每年訓練營里都會遇上幾個,卻從來沒有人能夠在聯盟存活下去,看看萊恩-菲茨帕特里克就知道了。更何況,一名亞洲人?他真心不認為橄欖球是適合黃種人的運動,他們還是打打算盤做做會計最為合適,難道不是嗎?
2011賽季的揭幕戰之上,舊金山49人與西雅圖海鷹狹路相逢,彼時,卡爾幾乎已經完全忘記了這名落選球員的存在——即使整個聯盟都在沸沸揚揚地討論著首位亞裔首發四分衛的話題,卡爾也不認為他是一個威脅。
他認為陸恪是在小題大做,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種/族/歧視”,完完全全就是陸恪自己在無事生非胡言亂語;那也根本沒有什么值得深入討論,完完全全就是陸恪自己被害妄想癥地假裝成為受害者博取同情。所以,他不會放在心上,更加不會道歉,從頭到尾也都不曾考慮過,更改自己當初的言論又或者是改變觀點。
但從那場比賽開始,陸恪就用一場又一場的比賽、一記又一記的達陣,牢牢地在卡爾的腦海里強調著那段回憶,那段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回憶——就好像是為了反駁他的觀點一般,陸恪以一次又一次的精彩表現證明著他的錯誤,那一記又一記耳光就這樣狠狠甩在他的臉上,讓他深深銘記著那一次短暫的會面。
一直到此刻。
“20:50”,抬起頭注視著球場大屏幕上那鮮艷而刺眼的比分牌,猙獰而兇狠地嘲笑著他的愚蠢狼狽。
連續第六場首發狀況下的勝利,重新找回“最低消費”的強勢,還有……不死不休的全面碾壓式宣泄,一切的一切都正在宣告著卡爾的愚昧無知:陸恪是一名優秀的四分衛,而且還是一名不斷成長持續成熟的四分衛——
盡管新秀賽季技驚四座、二年級賽季火力全開,這似乎早早就已經達到了一個無法超越的完美巔峰,但事實上,三年級賽季的進步與完善卻讓陸恪真正地成為了一名頂尖四分衛,并且具備了與四大精英四分衛并肩而立的資本,這一份能力與毅力足以令任何人瞠目結舌,證明了他遠遠不是單純的角色球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