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萬。”陸恪不等斯蒂芬妮詢問,直接就舉牌提升了一萬美元,連續兩次都是毫不猶豫地直接提價,展現出了自己不可動搖的決心,這讓現場的視線就越發灼熱起來,如此報價已經遠遠超出了期待。
斯蒂芬妮的視線還是落在了三十三號身上,“現在的價格已經來到了十四萬,怎么樣,還有十四萬五千嗎?有人愿意繼續報價十四萬五千嗎?我最后詢問一次,如果沒有的話,那么我就在十四萬結束呼報了。”
斯蒂芬妮那灼熱的目光打量著全場,自信而從容,不斷制造出隱隱的火花,就如同魔鬼正在發出誘/惑一般,然后現場就有人跟上了斯蒂芬妮的節奏——拍賣會就是如此,稍稍頭腦發熱些許,然后就失去理智,沖動之下就舉起了牌子,等反應過來之后,這才意識到自己到底報了什么價格,反悔卻已經太遲了。
“十四萬五千,三十三號先生!”斯蒂芬妮的聲音也明顯輕輕揚了起來,情緒有些激昂。
陸恪根本不為所動,甚至沒有回頭,直接舉牌,“十六萬。”毫不猶豫地再次提高了一萬五千美元的報價,強勢而霸氣的反應沒有留下太多競爭空間,著實令人震撼,然后現場就明顯可以聽到一片低呼聲,有驚訝有意外也有錯愕,各式各樣的情緒在會議室的空間里激蕩著。
足足十六萬!比此前的最高價格翻了整整一倍!這也讓全場慈善拍賣會的意義都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作為牽頭組織人之一的江攸寧可以明顯察覺到周圍不少視線都紛紛落了過來:
慈善拍賣會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社交場合,除了能夠為慈善事業做貢獻之外,同時還是打造名望的重要場所之一:
對于組織者來說,對于嘉賓來說,對于捐贈者來說,全部都是如此。
在組織者身上,他們能夠邀的嘉賓分量、能夠收集到的拍賣物品、能夠募捐到的資金數字等等都是整個社會地位的體現,最簡單也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有的組織者能夠邀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而有的組織者卻只能夠邀十八線網紅,有的組織者可以募捐到數千萬美元,而有的組織者只能募捐到數萬美元。
這就是差別。
嘉賓和捐贈者也都是如此。
某位出席嘉賓出手慷慨闊綽,對于慈善事業展現出了極大支持,比如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這樣的大佬們都是如此;而某位捐贈者的拍賣品能夠迎來哄搶,最終拍賣出超高價格,以自己的方式為慈善做貢獻,讓名望光環能夠創造出實際價值。
這些都是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