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馬利克來說,他相信這是陸恪吹響反擊號角的開端,但防守戰術的策略卻必須由福克斯和德爾-里約來決定——更何況,即使讓他來改變戰術,他也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才是最佳選擇,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完成自己的任務。
那么,接下來陸恪又將會如何布局呢?
憑借著高爾的高效沖跑,舊金山49人順利進入丹佛半場,來到了四十五碼線之上,再次面對一檔十碼。
陸恪站在口袋之中,細細觀察著丹佛野馬的防守陣型,一如所料,整個陣型沒有變化、防守戰術也沒有明顯變化——對于一般球隊來說,他們都不可能說風就是雨,戰術變化勢必需要時間和醞釀;而對于丹佛野馬來說,尤其如此,福克斯和德爾-里約都更加傾向于多觀察一段時間,再做出變化。
這就是陸恪的機會。
舊金山49人的進攻陣型稍稍做出了改變,在二乘以二的基礎陣型上,讓左右兩翼內側的近端鋒洛根和弗農都往后退了半步,這也使得口袋保護的兩側邊緣稍稍內收了一些;相對應地讓兩名外接手站在了最前方。
“攻擊!”
陸恪雙手持球快速后撤步,一個橫掃就可以看到丹佛野馬再次執行四人沖傳戰術,而三名線衛也正在咄咄逼人地準備上步,但這一切都在陸恪的預料之中,可以明顯看到舊金山口袋保護扎實而穩妥——
因為洛根和弗農雙雙后撤!收攏口袋保護,進攻鋒線演變成為七人保護,嚴嚴實實地阻擋住了所有沖傳力量,即使是馬利克全力前沖,舊金山的口袋保護也依舊是滴水不漏。
陸恪犧牲了兩個接球點,為自己構建了一個堅不可摧的口袋保護,那么,傳球目標怎么辦?陸恪自然不會愚蠢到折斷羽翼卻沒有備選方案,答案是——
弗蘭克-高爾!
原本站在陸恪身側的高爾,快速上步從陸恪身邊經過,做出了地面進攻的假交遞動作,但動作一點都不走心,只是稍稍一個晃動,就直接沿著左側槽位躥了出去,兩位近端鋒的后撤,取而代之的是跑衛的上步。
整個進攻位置職能的切換讓防守球員根本無法做出準確預判,三名線衛的腳步始終在前線游弋晃動,他們沒有預料到近端鋒的后撤、他們又注意到了跑衛的前進,于是都不敢輕易丟掉位置,這也為進攻組贏得了機會——
外接手邁克爾-克拉布特里和安匡-博爾丁分別從兩側快速躥了出去,以二對四,卻在路線跑動之中搶占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