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孫殿下回營帳,興致勃勃地對易浩說他和遵大將軍的交易。
“我告訴你,只要遵大將軍肯讓我做太子,我就助他一臂之力,若他不肯,我就滅了他。”
易浩心想養孫殿下到底是年輕氣盛,也不反駁他,只撩起簾子。
“易公子,這是做什么?”
“你看!”
養孫殿下看著帳外的士兵,盈盈的火光竄動。
“快來人,去問問那是做什么?”
養孫殿下是在軍營中長大的,一點風吹草動他都能觀察入微。
探子很快來報,遵大將軍集結人馬,準備往山上扎營。
“山上,為何?”
易浩心想還是太嫩,搖搖頭說:“兩軍對峙,據山之高,地利!”
“易公子的意思,遵大將軍他要夜襲我軍?”
“還請養孫殿下隨我前去。”
易浩再次前去求見,遵大將軍不肯出面,養孫殿下吩咐將領警戒待命。
“大將軍,先帝曾有意托付江山社稷,奈何被太保欺誤,如今劉太后當朝,奸臣當道,四處征戰未定,鄴城守衛空虛,若大將軍肯聲討太保的罪行,擊鼓進軍討伐奸臣,有誰敢阻攔。”
易浩未經召喚現身帳內,遵大將軍氣惱不已,但聽過他的話,又覺得十分合意。
“討伐奸臣容易,殺白眼狼難,易公子為何要助那養孫。”
“大將軍誤會,我哪里是助養孫殿下,我是幫大將軍籠絡人心聚集力量,一旦揮師鄴城,將領越多,勝算越大。”
“那黃毛小兒讓我立他為太子,我怎么能隨他擺布。”
“大將軍息怒,太子給他又如何,廢太子不過一句話就能辦到。”
遵大將軍心想父皇生前先后立了三位太子,廢立之間似乎很是容易。
“好,來人,明日啟程,討伐奸臣。”
遵大將軍布好行軍路線,深夜款待養孫殿下,安慰他盡心盡力輔佐自己,太子之位非他莫屬。
養孫殿下心滿意足,帶兵做前鋒,一馬當先攻到鄴城。
太保下令各部停戰回朝救鄴,但鄴城長老和士兵們不愿為太保守城,紛紛翻墻出城迎接。
鄴城內的將領,宮中的禁軍,悉數沖破關卡,準備迎接遵大將軍。
太保害怕以殺頭來制止官民將領,但黎民心之所向,流血犧牲也不罷休,最終并不能奏效。
劉太后十分恐懼,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太保身上,再次打算以高官厚祿誘惑遵大將軍。
遵大將軍接到劉太后的詔令,任命他為丞相、大司馬、大都督、總領尚書,持黃鉞、加九錫,增加十郡食邑,他不屑地把詔書扔到地上。
“大將軍,這詔書一定要收好,它能助你不費吹灰之力進入鄴城。”
易浩撿起詔書,讓左右將軍收好,他們一到鄴城外,太保已經出城迎接,遵大將軍命人將他扣押。
遵大將軍持刀登上前殿,拿著劉太后的詔令說:“太子年幼,之所以立他為太子,是先帝個人情義所致,然國家大事至關重要,不是一個孩子能承擔的,應以遵大將軍為繼承人。”
劉太后大怒,沖上前要強搶詔書,“這不是我寫的詔書,不是我下的詔令,天下是我兒子的。”
“來人把他們都拖出去。”養孫殿下主動替遵大將軍清除障礙。
遵大將軍表面上辭讓幾番,群臣紛紛勸說,即刻登上皇帝位,廢黜劉太后和前皇帝,不僅便全部殺死。
皇帝在位第七日,突然狂風大作,樹木連根拔起,碩大的冰雹從天而降。
宮內多個殿宇著火,車馬物品燒個大半,火焰沖天不滅,就連先帝從洛陽費力遷移來的鐘鼎也都化為灰燼,大火遲遲沒有熄滅,整個鄴城血雨滿地。
易浩擔憂非非的魂魄,冒著狂風暴雨在野外捕捉白蝶,養孫殿下派人幫他也不準,擔心侍衛們下手沒有輕重,傷了白蝶毀了魂魄。
不知不覺竟然來到曾經的山洞中,洞中布滿白蝶,易浩長舒一口氣。
忽然洞外闖進一個婦人,她目不轉睛地盯著易浩,易浩也覺得這個人看著面熟。
“易浩哥哥?”婦人猶豫著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