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喜正在炕上發面(閑呆),外面一通吉普聲突突突響了一陣,而后停下了。
她跳下炕,迎出去,一看,是專員老張,還有周向英,兩人沒直接回屋,一人從左面接下兩個孩子,一個從另一面接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太太。
李秋喜笑嘻嘻的迎上去,握緊了老太太的手,“大娘,可把您給盼來了,您這一路,辛苦不?
張專員的老母音耳不聾眼不花,就是牙齒掉的有點多,一張嘴說話,有點輕微漏風,也是一臉慈祥的握回李秋喜的手,道:“你就是那個可有能耐的妮子?”
李秋喜不好意思的笑笑道:“哪里哪里,不過是混口飯吃!”
“哎喲,可了不得了,了不得了,現在,有口飯吃就是頂天的事,沒那口飯啊,活得下去嗎?不能啊!”老太太有感而發。
“好嘞,老太太,現在您來了,您就好好嘗嘗我這里的飯,今天中午,我請客,就在小學校旁邊老張家開的館子請您!”
“喲,你這里還開館子?”
“嗯,張家營子的老張,祖上是在紫禁城做御宴的,現在在路們村里開飯館,咱們就去好好搓一頓。”
“哎喲,可了不得,長了見識了!”
“得了!”李秋喜向老張的孩子們揮了揮手,“歡迎小同志們,嬸子帶你們下館子好不好?”
“好嘞!”“謝謝嬸子!”倆小子又皮又活泛,心眼老多了,隨他爹,但兩個小東西對老太太是又恭又敬,一點不敢造次。
周向英笑道:“秋喜,我看這個時候還不到飯點,要不你先帶我們去趟丁記裁縫鋪。”
“干啥?”李秋喜瞅了一眼老張,道:“這個時候去置辦嫁妝,有點急吧?”
周向英瞪了秋喜一眼,笑道:“看你說的,哪能?”
“那咱們先吃飯——”
“我想給老太太和兩個孩子量身衣裳,這倆小子沒有娘照料著,老太太腿腳又不大好,你看我這——”周向英眼圈紅了一紅,又道:“把他們的碼子量下來,讓裁縫鋪先做著,咱再去吃飯!”
李秋喜看了看老張,笑道:“老張,你好福氣呀,你看我,跟他們周家混這么些年了,我這三姑姑啥時候想過為我做身衣裳沒?哈哈哈!”
“秋喜,你別擠兌我啊!”
“我哪敢啊,現在你可是有幫手的人了,老中青三代人呢,我可不敢啊!”
這一波人嘻嘻哈哈笑著鬧著又上了車,李秋喜親自開車,把他們載到丁記裁縫鋪。
李秋喜把周向英扯到外面,道:“老張這倆孩子對你怎么樣?接受你這個后娘不?”
周向英想了想道:“咋說呢,沒啥惡意,可是冷不丁的兩個孩子可能不太好接受,嗨,不要說老張家這倆,我家那兩個柱兒還不定咋想呢?這種事,慢慢來吧,人心都是肉長的,時間長了,咋也能捂熱!”
李秋喜想了想,還要再說點什么,可是轉念又一想,說啥也沒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可是再難念的經,也得自己把他念完不是,旁人邊熱鬧都看不透,更幫不上忙。
張記小館就在小學校門口,李秋喜請了一些能工巧匠正在這里做工。
當初建小學校時,她就讓人把小學部和幼兒園分隔開來,幼兒園格外用矮墻搭了小院子,在把幼兒園搬到小學之前,她為幼兒園部設計了一些室內和戶外玩具,圖紙已經給老工匠看過了,現在他們正在里面做工。
李秋喜吃完飯,就往學校這邊來看看進展,工匠們告訴她,連小桌子小椅子再加上各種玩具,得幾個月,不過,年前保證能讓孩子們搬進來。
李秋喜無所事事的轉了一圈,關老師把孩子們交給體育委員帶領著跑圈,自己往李秋喜這邊走來。
“你這是脫崗啊,我要不要扣你工資?”李秋喜笑著著問他。
“扣吧,一分不給我也行,不要趕我走就行。”關老師笑道。
“你這人——哎,對了,我想起個事來,跟你說說!”
“啥事?”
“我們西崗有老竇家有個姑娘,二十了,長的挺好看的,人也賢惠,還在鎮子上過幾年學——”
“噢,你想給你介紹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