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以為沒有高鐵,沒有飛機,沒有手機,沒有電話,蘇州百姓對南洋水稻的了解應該很匱乏。
實際上,江南的揚州、蘇州、杭州、明州幾個地方,都是有水路相通,都是屬于大運河上的城市,信息流通比大家想象的要快很多。
特別是江南的一些豪族,不僅僅有大量的土地,是個大地主。
同時,他們也是江南最大的商人,在主要的州縣都有自己的產業。
就像是顧家,別看大本營在揚州,在蘇州、杭州、明州的產業也一點都不少。
一旦一個地方有什么風吹草動,他們很快就得到消息了。
而這些地方豪族之間,往往通過各種聯姻,織成了一張密集的人際關系網,信息的傳播就更加快速了。
當初那個虞鹿能夠在張帆和蕭哲面前裝一把十三,還不就是因為有顧盼盼這個表姐嗎?
武媚娘:“是的,所以江王既然想要更多的南洋水稻稻種,我覺得王爺可以幫他一把。先讓蘇州成為南洋水稻最大的種植區域,立馬就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單單蘇州一地增加的水稻產量,就夠養活整個長安城的人。”
蘇州是個大州,基本上后世長三角最精華的一個區域,都在蘇州的治下。
別看如今的蘇州的戶數僅兩萬余戶,但是按照正常的發展,到開元時期就可以達到近七萬戶,天寶年間到達近八萬戶,而在安史之亂以后,更是人口猛增,突破十萬戶,最終在唐末達到了一個歷史高峰,有十四萬戶人家。
十四萬,在現代人看來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隨便哪個地級市,都有這個人口。
但是,放在大唐,十四萬戶可就至少相當于七八十萬人,甚至超過一百萬人,妥妥的國際化大都市了。
難怪蘇州在唐末的時候會成為江南地區唯一的雄州。
“行,那就讓我這王叔得逞一把吧。”
李寬沒指望所有的王爺、官員都廉潔奉公,這根本就是不現實的。
只要這些人能夠為老百姓干一些實事,自己這個黜陟使,就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
蘇州刺史府。
“怎么樣,我那個侄子同意了嗎?”
李元詳如今才十二歲,不過他的體重卻是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一般的成年人。
妥妥的一個大胖子。
皇家的孩子都比較早熟,李元詳如今已經在蘇州開始搞事了。
“江王殿下英明,楚王殿下同意幫戶部給蘇州再要一百萬斤的稻種,開春之前就能送到。”
王志明對這個情況也很滿意,雖然這些稻種過了江王殿下的手之后,會漲幾成的價格,一百萬斤也掙不了多少錢,但是,這個兆頭卻是極好的。
這說明江王的能量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啊。
不管是什么年代,跟著一個能量巨大的上司做事,出成績的可能性,肯定也要大的多。
當然,最關鍵的是,王志明能夠光明正大的給自己家族謀求一些福利。
作為蘇州長史,他可是比很多人要知道更多南洋水稻的事情。
瑯邪王氏南下江南之后,蘇州算是他們最主要的經營州府,王家是蘇州最大的地主了。
不客氣的說,南洋水稻在蘇州推廣的越成功,種植面積越大,王家得到的利益就越多。
“哼,我這侄子啊,別看在長安城里比較橫,但是碰到本王,還不是一樣要服軟?”
李元詳不由得得意了幾分。
從小到大,他可是聽著李寬的典故長大的,在他心里,一直想要找個機會壓李寬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