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范陽盧氏的嫡次子,盧宣常年待在長安城,又是國子監祭酒孔穎達的弟子。
雖然自身沒有什么官職在身,但是交游卻是非常廣闊,每個月花費的錢財也不在少數。
而自家的麻布鋪子,就是盧宣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當然,很多的收入都是通過麻布鋪子的掌柜盧安的各種操作之后,才到了盧宣手中。
否則,哪怕是盧宣,也不能隨意的支取麻布鋪子賬上的錢財。
“真的?那實在是太好了!百香閣最近新來了幾個姑娘,風頭之盛,完全蓋過了如夢姑娘,我手頭上正好有點缺錢呢。”
盧宣作為范陽盧氏嫡次子,雖然地位很是高貴,但是家中的財產卻是基本上沒有他什么份。
嫡長子繼承制,這是各個世家嚴格執行的一套繼承體制。
別看是同父同母的嫡子,老大和老二之間的待遇差別,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單單跟蕭鍇對比一下,盧宣心中就想哭。
盧家和蕭家聯手組建商隊開展海外貿易,盧宣作為盧家的窗口經常跟蕭鍇這個蕭家的嫡長孫溝通,對于彼此之間的情況可是一清二楚。
“二郎,經過這幾年的整合,我們盧家已經牢牢的掌控了長安城的麻布售賣,甚至整個大唐的麻布價格,都由我們說了算。只要稍稍把價格往上提一點點,就足夠你去無數次的百香閣了。”
雖然盧宣只是嫡次子,但是要搞掉盧安這個掌柜,卻是很簡單。
所以盧安倒是看得很透徹,牢牢的保住了盧宣的大腿。
誰讓他是范陽盧氏在長安城中身份最尊貴的人呢?
“馬上就要到年底了,很多人都喜歡在年底給家中添置一些衣裳;再加上這幾年我們的麻布被廣泛的制作成麻袋,需求其實一直很旺盛。別說價格上漲一點點,就是上漲個一成,也是很正常的嘛。”
盧宣對盧安也是很了解了,知道他口中的一點點,那是真的一點點。
盧宣自然不滿足這“一點點”的額外收入。
畢竟,要維持他長期出入各個青樓,享用最好的美酒和綠茶,需要的花費可不是“一點點”。
“二郎,我試一試,爭取在年底把價格上漲一成!”
盧安面露難色,不過還是咬咬牙同意了。
“這就對啦,你看這鋪子里頭,人來人往,生意好的不得了啊。”
盧宣站在麻布鋪子的二樓,看著樓下熱鬧的場景,就像是在看一個個移動的銀幣。
……
有句話叫做“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這些年,楚王府的各個作坊和商鋪頻繁搞出各種促銷活動和宣傳措施,其他商家腦子又沒有銹透,自然有樣學樣的模仿。
反正宣傳推廣措施這種東西,大唐皇家專利局又不會接受專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