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說,它們只能一定程度的解決照明的問題。
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勉強先用著。
“師父,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艾迪生的這個反問實在是太有意義了。”
這個時候,趙小二總算是將眼光轉向了研究所里頭一直沒有什么存在感的艾迪生身上了。
如果不是他的這一句話提醒,很可能大家都沒有注意到這個現象。
那么今后就不會把這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
很可能觀獅山書院蒸汽機研究所就跟電燈的發現失之交臂了。
這個損失,可就大了啊。
很顯然,電燈一旦出現,一定又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
“嗯,我準備把研究所內接下來一段時間內的重心全部都放在電燈的研究和確認上。
現在很多書院和作坊都在針對電和磁做各種各樣的研究。
要是這個發明被別人給搶了先就實在是太可惜了。
那個艾迪生是吧?就由他協助你來檢討確認什么材質的東西作為燈絲是最合適的。”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這個時候,李諺沒有任何猶豫,立馬就調整了蒸汽機研究所的工作重心。
“沒問題,另外我覺得電燈這個概念,我們是不是先提出來?
要不然到時候其他人先在《科學雜志》上面發表了相關的論文。
到時候哪怕我們生產出了有實用性的電燈,人家也不會認為電燈是我們研究所發明的。”
趙小二的這個問題,顯然也是非同小可。
榮譽這個東西,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不在乎的。
特別是這種可能名傳千古的事情,大家更是看的很重。
“現在發表電燈相關的理論的話,會不會到時候別人利用這個理論先把電燈給制作出來了?”
李諺猶豫了一下,心中在權衡利弊。
不發表有不發表的優勢,如果其他作坊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的話,那么蒸汽機研究所的實驗時間就比較充分,可以慢慢的嘗試確認。
但是發表自然也有發表的好處。
誰也不知道其他的書院是不是也已經有人發現了這個特點。
到時候要是被人搶了先,那是說什么也沒有用了。
觀獅山書院里頭,現在已經有一種風氣。
當出現有爭議的科研成果的時候,往往以誰先發表論文作為判斷基準。
雖然這個判斷基準也不是絕對的,但是如果人家比你先發表論文了,你又沒有讓所有人都信服的證據,那么想要把這個成果爭取回來,那絕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從撰寫論文到《科學雜志》發表,這中間是有一定的時間間隔的。
哪怕是其他人看到論文之后,立馬展開實驗,也相當于比我們落后了一段時間。
在科研競賽上面,這一段時間,可能就已經決定了勝負。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比不過人家,那也沒有什么好說的。
再不濟,這個電燈發明者的頭銜,還是在我們觀獅山書院蒸汽機研究所的。
頂多就是其他人找到了更加適合電燈的材料而已。”
趙小二這么一說,李諺就沒有再糾結什么了。
是啊。
先把電燈發明者的頭銜給拿下來再說。
其他的就看誰的運氣更好,誰的準備更加充分了。